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想法不對,那么從一開始就錯了,事情必然做不好,做不成。所以,做事情,首先要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思維去思考問題。
對于做O2O項目,筆者以為,是一件考驗智商的,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與傳統行業不同,卻緊密相連;與互聯網相同,卻涉及線下運營;無論國內國外,都毫無經驗可談,誰也不敢說誰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現在被驗證是正確的。而且成功的模式很可能出現在中國這樣的消費大國,而且未必只有大公司能做好。大家起點相同,機會也相同。
這種情況下,務必要我們冷靜下來,從做事的起點開始,找準正確的方向和路線,那么,首先要認清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思維去思考O2O的事情,然后才有可能做得正確。
這里不妨同大家探討一下做O2O需要的思維。
一、整合性思維
關于資源整合這個概念,我是2002年接觸到的。當時看到相關介紹,不禁為之一振,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沒有資源,整合資源也能創造價值。經過一番思考,我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十二個字,沒想到這竟然成為我追求事業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方針。按照這個方針,我在2004年想到了“聯盟商+會員”的雙向整合的架構;2006年又靈光一現,想到并嘗試以婚嫁購物為市場切入口,以消費返利為對接方式,運營“婚嫁優惠購物團”的項目;直到2011年,再次嘗試運營服務于居民生活消費的項目“優樂客”。雖然項目因種種原因再一次中斷,但仍然不改初衷,以姜太翁釣魚的姿態等待新的時機。
這段歷程,讓我堅定的認為,做O2O就需要有整合性思維。
回想起來,為什么嘗試以婚嫁購物切入市場?最大的原因在于婚嫁購物是一次系列消費過程,而系列消費涉及不同行業的商家,這樣才有了整合的價值。后來,我還想到另一項系列消費:居室裝修,同樣具備整合的價值;再后來,為何要嘗試涉及 “吃穿住用行,娛學醫健美” 生活消費十大層面的消費經紀服務,也是因為生活消費系列的資源整合有著更為巨大的價值。
另外,零售業為何能誕生超級巨頭?為何互聯網行業越來越多的巨頭都是做平臺的?還是因為他們盡管沒有創造、生產資源,但能夠整合資源,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從而創造了巨大的價值。這也是筆者在《試水O2O運營,做“片”還是做“線”?》一文中為什么主張要做片的原因。
二、系統性思維
所謂平臺,起支撐作用的就是一個良性運作的系統。作為系統,則不能顧此失彼,顧頭失尾。好比一臺車,哪怕少了一顆螺絲或者有一個細節設計不合理,就很可能導致汽車拋錨或者出事故。
一旦O2O項目沒有用系統性思維來做思考,同樣會引發問題。
有的為了贏得更多用戶,犧牲了商家利益,比如團購,最初要爭取到特別低的價格,但時間久了,實誠的商家才發現做團購是得不償失的網推,即使再做團購,也不再給那么低的價格了。試問,沒有了特價優勢的團購和其他O2O模式有何區別呢?當然,筆者不是否定做特價,而是必須要考慮到是否會傷害商家利益的前提下,用最合理的方式做特價,這就要用系統性思維去想這個辦法。這個辦法一定是有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