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為了贏得商家,不考慮消費者對消費過程追求簡單、方便、快捷的需求,試圖改變消費者的消費邏輯和習慣。比如店連店、Q卡、成都的pupa卡等,享受優惠還得掏錢買卡。我們的卡已經越來越多,大家都想著怎么“去卡化”,再來一張不麻煩嗎?如果哪一天卡沒帶,或者丟失了,多半用戶是不會再用你的服務了。這就無法形成系統運營的良性循環,整合到的資源就會變松散,最后越來越少。我想,這樣的模式也是沒有經過系統化思維思考的結果;
有的為了自己平臺的運營,搞一些特殊的終端設備要安裝在商戶門店。商戶老板就很糾結,甚至直接排斥:“收銀臺已經擺滿了五花八門的終端設備,現在送給我,我都不想要!”這種情況下,你的商戶拓展人員一個月能簽下多少商戶?沒有足夠的商戶,你又拿什么吸引消費者?你需要多久才能把項目做成?所以,這還是系統思維的問題。
筆者認為,O2O項目的系統化思維就在于需要思考我們的做法是否同時滿足商戶、用戶、平臺運營商自身的需求,是否同時有利于快速推廣整合到需要的資源,包括商戶、用戶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務商,是否同時建立了良性的運營系統,是否同時用最小化投入把運營導入到良性運營循環中去。
三、非互聯網思維
直到現在,仍然有不少朋友在用互聯網人的思維方式去做O2O。這里,筆者堅定的認為,用做互聯網的思維是不可取的。
一種是,幾個搞技術的湊在一起,搭建一個網站平臺后就開始了“運營”,以為弄弄SEO,到處搞搞鏈接,不斷引流量過來就行了。看看分析數據就知道,現在靠流量已經不靠譜了,轉化率低的離譜,還不如做傳統廣告有效。所以,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一種是,幾個搞過互聯網或者電子商務的人組建一個團隊也開始了O2O之旅,他們堅信互聯網就是未來,不懂線下運營和營銷,不知道線下商戶想什么,要什么。不接地氣,也沒有看到互聯網越來越不是一個虛擬的世界,而是充分被融入到線下,最終為線下服務這樣的趨勢。要知道,互聯網無法完全的解決線下的問題,O2O項目的團隊,應該是由懂營銷、懂線下運營的人來主導的,純粹的互聯網人該警醒了;
還有一種是,先不考慮盈利模式,不考慮賺錢,像做互聯網一樣狠命的往里砸錢。重在線下的O2O也這么玩,恐怕真的行不通。2011年團購行業砸了那么多錢,現在真的有盈利的網站嗎?總覺得他們都還在打腫臉充胖子,撐個門面罷了。我倒覺得,做O2O要像做傳統生意,尤其要像開連鎖店。先做個樣板,賺到錢了,再來錢生錢,滾雪球。沒有盈利模式,沒有從樣板市場賺到錢,繼續做,恐怕就投入的多,虧的多了。
四、反廣告思維
何謂反廣告思維?就是不要用廣而告之的思維方式。信息閉塞的時代,打個廣告,客人就來了。互聯網時代,信息大爆炸,都在廣而告之,信息被互相淹沒,廣告的威力不在那么大了。這時候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好比百度,給大家提供了能主動搜索我們想要的信息的平臺,創造了新的價值,所以他成為了巨頭。O2O同樣如此,要為用戶提供簡單方便的主動找到適合自己消費的商戶,才是創造了新的價值。
反廣告思維的另一方面是O2O不再通過收取廣告費或者年服務費的方式實現營收。當然提供品牌宣傳類的廣告可以除外。O2O的價值在于為商戶提供了更低成本,更小風險,更高效率的精準營銷宣傳,而這正充分利用了海量數據處理技術帶來的價值,必然要實現商家按效果付費。比起廣告,這種按成交效果支付服務傭金的方式降低了商家的成本,而且效果好。這與廣而告之有了質變的進步,已經到了精準營銷的高級業態。有朋友曾經這么總結:O2O應當是無效廣告的終結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