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區一 缺少自由卸載的規定
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表示,雖然預裝應用的存在是有好處的,但必須要給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應用的權利,預裝的應用都應該是可以自由卸載的。然而在現實中,很多手機的預裝應用都是被刷入系統中的,無法直接卸載,有些即便可以卸載,但一旦手機恢復出廠設置,這些應用就又會重新出現。
這些被固化在手機中的應用,有些是用戶根本不會用到的,于是有的手機玩家會用“root”的方式(獲取手機超級管理員權限)來卸載那些毫無價值又占用空間的應用。但是,多數手機廠商都規定,root后的手機是不予保修的,這顯然會讓用戶陷入一種兩難境地。
“把刪除應用的權限交給消費者,才是治理手機預裝應用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表示。沒有強制要求手機預裝應用必須可以自由卸載,不能不說是工信部新規中的一大缺失。
盲區二 未對銷售渠道加以管控
一位手機圈內人士告訴記者,在銷售渠道中,經銷商經常會通過刷機,在手機中置入與其有合作關系的應用。因為大部分應用如果單單放在市場上,是不會帶來太高的安裝量的,而通過刷機在手機上預裝,是應用“上量”的重要途徑。
事實上,大量預裝應用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入用戶手機的。宇龍酷派公司的一位負責人無奈地對記者表示,很多預裝應用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消費者通常會歸咎于手機廠商,但實際上,手機廠商常常是替刷機商背了黑鍋。
“預裝應用有很多種途徑,各級經銷商甚至個人都有可能對手機進行刷機預裝,這些環節管理起來更加復雜。”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稱,“到時候很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手機生產廠商自己不做預裝軟件這部分業務了,而外包給別人做。將來出了問題,即使查到自己頭上也能推脫。而下游的各級經銷商和水貨商照舊刷機。”
盲區三 山寨機未被納入監管
前面已經提到,山寨手機是惡意應用的重災區,但由于山寨手機根本就沒有工信部核發的入網許可,所以,以入網許可為途徑的治理手段對它們來說毫無約束效果。“在對有證廠商進行嚴格管理的同時,工信部也需要加大對山寨手機廠商的管理力度。”手機行業分析師成博表示。成博還提到,對于惡意應用的制造者來說,預裝只是傳播渠道之一,在預裝環節的遏制措施不足以將惡意應用消除,它們還可以繼續在不規范的電子應用市場加以擴散。
盲區四 處罰措施不夠明確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規僅從手機出廠的環節對手機廠商進行了某種約束,卻未出臺配套的監督實施辦法和處罰措施,“沒有處罰措施,也就意味著這些條文可能無法被真正地貫徹執行,廠商很可能會陽奉陰違。”
記者就此詢問了幾家手機廠商,這些廠商也說不出如果違反了規定會受到怎樣的處罰。試想,在處罰措施不明的情況下,又會有幾家廠商會自覺自愿地遵循規定呢?
效果 執行效果尚待觀察
由于《通知》只涉及一些規范性規定,而對于執行方式未做詳細規定,于是在10月底舉行的工信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又對手機預裝應用新規的執行情況作了補充解釋。
祝軍表示,在手機預裝應用管理的執行層面上,工信部一方面是加大抽查力度,對獲得進網許可證的智能終端進行監督抽查,重點檢查終端產品與獲證產品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則是要求生產廠家將申請進網的智能終端中預裝的應用軟件相關信息通過說明書或者網站公示等方式向社會公開,使得用戶可以將購買到的智能終端的預置應用軟件信息與公示的信息進行對比。
到目前為止,手機預裝應用新規的正式實施只有不到半個月時間,從這段時間的情況來看,手機廠商普遍還處于觀望期,新規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現在還很難看出。例如,祝軍提到,工信部要求廠商在通知書和網站上公布產品的預裝應用信息以便用戶查對。目前,11月以后進行入網檢測的產品還沒有到上市周期,所以尚無法知曉廠商是否會在說明書中對預裝應用的情況進行公示,而記者查看了多家手機廠商的官方網站,也還沒有看到有廠商在官網上披露這方面的信息。對于具體的落實情況,多家手機廠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以“我們會嚴格按照工信部的要求來實施”的說法作為回應,至于實施效果究竟會如何,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規將對手機行業和應用開發行業產生一些直接的影響。
手機行業分析師成博認為,相比大牌手機廠商和正規的應用開發者,小廠商和惡意應用開發者會受到較大的制約。“大牌的手機廠商出于商譽考慮,不會和那些惡意應用合作,因此新規對它們的影響有限;那些中小品牌手機由于在收入上對預裝應用的依賴性更強,因此會受到較大的沖擊,起碼利潤上會較之前大大降低。”成博表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