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被視為未來10年最大的創業機會,但是,整個2013年,這個黃金行業的創業者卻經歷的是生存艱難、互聯網巨頭密集收購甚至悄然放棄。
生存還是死亡?移動互聯網創業岔路口
經歷了過去兩年雨后春筍般的競技后,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發現,日子并不好過。
移動互聯網被視為未來10年最大的創業機會,但是,整個2013年,這個黃金行業的創業者卻經歷的是生存艱難、互聯網巨頭密集收購甚至悄然放棄。人們發現,真正成為智能手機標配和明星應用的不過是少數,典型的如微信、微博。也有應用切入一細分群體可斬獲大量用戶,如唱吧、陌陌等。
但多數應用的創業者做的都是剛需應用之外的長尾應用,這些自身產生營收很難,推廣和運營又需要大量資金,尋找巨頭收購或者戰略投資成為最佳路徑之一。一旦被收購或被投資,應用創業者進入了安全區。但并購的也不過是少數,更多創業者在苦苦支撐,尋求轉型,實在經營不下去了,只能選擇倒閉。
“很多創業項目都變成了公益項目。今年到現在為止,早期團隊都沒有出什么好的項目。或者說一年出10個,但是有500家VC在那等著呢。”豆果網創始人王宇翔說。
VC的日子同樣不如從前風光。過去兩年,紅杉資本、經緯創投、IDG等機構在移動互聯網上投資激進,但兩年過去后,卻很難退出。他們一方面在尋求新項目的投資機會,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退出上。
“大多數投資的移動互聯網應用是無法通過應用盈利正常退出的,VC無非是三種路徑,拉新投資進入,尋找應用的買家以及所投資公司之間的相互并購。”一位資深投資者如此描述今年的投資路徑,“總之,項目不能爛在手里。”
“移動互聯網的二次創業窗口期即將結束,第二代移動互聯網創業已經走向尾聲。”UC優視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何小鵬對騰訊科技總結說。
轉型、商業化成兩難
移動互聯網的創業窗口起于智能手機的人口紅利。智能手機的加速普及,無論是大型互聯網公司,還是中小型創業者,都在移動終端和數據的不斷推高之下,爭相把自己的創意和機會轉化成移動互聯網應用產品。
多數創業者,即使是此前有著大公司高管的經驗,自己創業后多半遭遇著產品發展不達預期,勉強維持或者被迫轉型的痛苦。
“我現在的工資不及在酷6做CTO的一個零頭,感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CTO圈里的朋友看到我現在的狀態都不敢創業了。”原酷6CTO、愛攝匯創始人趙亮對騰訊科技感慨。
2011年,在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潮剛起時,他選擇從酷6辭職開始在微視頻領域創業,最初的應用是“愛攝匯”,做了一段時間,他發現,中國用戶并不愛分享,且受制于流量等原因,用戶原創內容(UGC)比較少且質量比較差,于是他轉型做粉絲團,當粉絲團做了一段時間,用戶達到了800萬。最近又在推出新的App應用米拉,主打30秒K歌軟件。
現實一點看去,這款應用的前面有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唱吧。這款應用從2012年5月發布,到2013年11月,用戶超過一億。
但即時唱吧這樣短時間內快速成長起來的明星應用也面臨挑戰。唱吧CEO陳華(微博)自覺幸運的同時,比以前更加焦慮:如何商業化變現像座大山擋在眼前。
同唱吧類似,用戶多達幾千萬甚至上億用戶的應用還有美圖秀秀、墨跡天氣、陌陌等。他們的問題很相似,流量很大,但是沒有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進行變現。比如美圖秀秀和墨跡天氣的營收多半是來自于和其他應用的合作,通過給電商等應用導送流量獲得營收。
陳華則更想走基于粉絲經濟的虛擬物品這條路。2013年,他上線了虛擬金幣,推出了會員服務,想把粉絲經濟走通。眼下,他正和多家輕游戲公司接觸,希望在唱吧的游戲中心上有些作為。
傍干爹盛行
在這些已經具備一定體量尋求獨立發展的同時,那些有一定規模但沒有充足彈藥自己為繼的公司選擇了投奔巨頭的懷抱,或者戰略投資,或者全資被收購,2013年全年,找干爹傍干爹的說法在互聯網界盛行。
2013年,騰訊、百度和阿里,以及垂直領域的巨頭開始瘋狂進行“圈地運動”。這些并購背后多有風險投資人的推動。比如活力天匯旗下的快捷酒店管家,投資方是知名的紅杉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沈南鵬和攜程的關系又十分密切,他在其中牽線,促成了攜程最終投資快捷酒店管家。
互聯網巨頭在移動互聯網的圈地運動快速而兇悍。今年,阿里巴巴4月底以5.86億美元入股新浪微博,5月以2.94億美元注資高德軟件,增持UC優視。在投資這些老互聯網公司的移動互聯網產品之外,阿里巴巴還相繼投資陌陌、在路上、快的打車、丁丁優惠、窮游網等企業,并收購蝦米、友盟、酷盤。最近又有消息稱,阿里將投資LBE安全大師,預計中將會投資的還有手機音樂網站天天動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