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商報)
經過8個月的專項調查,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日前完成了對2001年~2003年我國展覽業市場調查項目。調查表明,我國展覽業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展覽會數量增長迅速
近年來展覽會數量增長迅速,據統計,2001年、2002年、2003年全國各地舉辦的經貿領域展覽會分別為2387個、3075個和3298個,范圍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和主要部門。參展企業數量逐年上升:2001年為547萬家,2002年為687.7萬家,2003年雖然受非典影響仍達552.4萬家。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全國展覽觀眾近6000萬人次,其中專業觀眾人數達到1751萬人次。
二、展覽場館總規模急劇擴大,平均收入呈下降趨勢
由于舉辦展覽會對于地方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許多城市都在新建和擴建展覽館、展覽中心或會展中心。截至2003年底,全國各地已建成展覽場館212個,比2002年增長20.5%。總建筑面積達601萬平方米,比2002年增長了33.5%。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正在建設或規劃在3年內建成展覽場館的展覽面積將超過100萬平方米,展覽場館建設總體上已出現“過熱”苗頭。
與展覽場館面積急劇增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3年展覽場館總收入增長緩慢,2001年全國展覽場館收入為16.86億元;2002年略有上升,達到20.11億元;2003年全國展覽場館的總收入僅為20.12億元,與2002年基本持平。但展覽場館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02年下降31.3%,2003年下降25.1%)。
三、展覽項目總量增長迅速,展覽組織者收入增長不穩定
據調查,2001年全國各地舉辦的展覽項目為2387個,2002年為3075個,2003年為3298個,2002年比2001年增長了28.82%,2003年雖然受到非典影響,但仍比上一年增長了7.25%。
同期各類展覽組織者的辦展收入雖然增長,但增幅有所下降。2001年全國總收入為74.56億元,2002年全國總收入達到90.2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0.67%。2003年受非典影響,當年我國展覽項目和展覽面積仍呈大幅增長的態勢,但全國展覽總收入僅為86.35億元,比2002年下降了7.78%。
四、展覽企業數量增長較快,企業和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截至2003年底,全國主營展覽組織業務(主辦或承辦)的專業展覽企業或會展企業已有3000家左右,包括兼營展覽組織業務的其他各類企業,這一市場主體將超過5000家。全國專門從事展覽組織、展覽服務的從業人員達12萬人。由于我國展覽業作為產業尚處發展初期,發展環境還不完善,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等原因,目前有能力獨立組織展覽活動或擁有品牌展會的企業只占很小比例。
五、展覽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展覽經濟產業帶基本成型
調查表明,中國展覽業在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海地區得到了迅速發展,并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廣州三大會展城市為中心的華東、華北、華南三大展覽產業帶。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會展業發展勢頭不減,第四個展覽產業帶正在東北地區形成。從整個東北地區看,近3年除了基本沒有新建展覽場館外,其展覽項目數、展覽場館收入、展覽組織者收入等項指標都呈明顯增長之勢。(作者: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