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提要:時下,瑜珈不再是從少數人的健身運動,快速成長為都市白領女性最為熱衷的時尚生活方式。瑜珈是火起來了,開瑜珈館的人也不在少數。孫穎和伙伴于2002年成立香港珠瑪瑜珈專修學院,一年后啟動內地市場。
短短兩年時間之后,已經發展成擁有近四十家門店的連鎖企業。
見到孫穎時,她正在為“三·八”節珠瑪瑜珈上海旗艦店試營業做著最后的沖刺工作,里里外外好一番忙碌。盡管門店尚未正是對外營業,但是在采訪的幾個小時內,已經有不少的女性消費者開始陸陸續續進入館內,咨詢相關報名學習瑜珈的情況。孫穎說,從裝修中將招牌燈箱安裝上去那天開始,這樣的情境就一直持續發生著。
一個剛剛登陸上海市場、在本土消費者眼中名不見經傳的瑜珈品牌,神秘面紗未等揭開,就受到女性顧客的青睞。女人的錢真是這么好賺嗎?孫穎和珠瑪瑜珈的經歷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自身體驗 功效引發興趣
很多人并不了解瑜珈,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記得,在上個世紀90年代,幾乎每天都能電視中看到頭上、臂上掛滿鮮艷花環,皮膚黝黑的張蕙蘭,穿一身絢爛衣衫,和著浪濤聲練瑜珈。
孫穎就是在那個時候對瑜珈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她發出感嘆:人的身體怎么可以如此柔軟。于是,帶著這份新奇,孫穎每天跟著電視煞有介事地練習起來。對沒有了解的新生事物,往往體驗其中新鮮樂趣要比追求所謂的結果要被重視的多。所以,在一個月之后,意外發現身材偏胖的自己一下子掉了八斤體重,孫穎驚喜不已。不僅如此,一般而言身材偏胖的人身體柔韌性較差,而那時孫穎的身體靈活度大大改善,已經明顯好于家中其他身材相當者。
身為女性,愛美是天性。這種短時間內身體在美麗階梯上的跳躍,讓孫穎對瑜珈的心理曲線從好奇迅速過渡到濃厚興趣。“在接觸瑜珈之前,我的工作領域也是在健康養生行業。但是接觸到瑜珈這一古老而神秘的健身方法,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讓我對此深深著迷,成為它的一名修習者。”孫穎說道。
那一年是1995年,她來到香港開始尋找各種機會,拜訪瑜珈老師,學習瑜珈技能以及各種專業知識。
品牌經營 打開女性市場
2002年,孫穎和幾位瑜珈同道者共同組建了香港珠瑪瑜珈(國際)專修學院,“珠瑪”取自“珠穆朗瑪”的首尾二字,寓意更高、更強。那是一個香港瑜珈協會領導下的非盈利性質的機構,主要致力于培養瑜珈教練人才。一年之后,由孫穎帶隊,出任中國區總經理,開始啟動內地商業市場——首戰廈門。
“那時,中國的瑜珈市場剛剛起步。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消費者對瑜珈的陌生感,通常都要花很多時間用于對顧客講解,從瑜珈的淵源到瑜珈的作用。對于顧客的疑問我們更是隨時歡迎她進行免費體驗。”孫穎向記者介紹說。女人天生是好奇的動物,“先行動、再思考”的銷售模式很容易讓顧客做出選擇和行動。
在品牌經營上,孫穎認為最能打動顧客的就是珠瑪瑜珈的愛心行動。據孫穎介紹,在珠瑪瑜珈銷售的每一張會員卡中,都注明其中有五元是用于慈善事業的。“其實,五元錢對每位顧客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當我們把這筆錢投入到一個慈善活動,并通過照片等等形式反饋出來的時候,每位顧客心理都會有自己自豪感,這件好事中有我的一份力。這在無形之中更加深了她們的認同感。”
另外一點孫穎反復強調的就是教練的專業化。孫穎認為,在美容健身行業,教練頻繁走穴已經是一個普遍狀況,在某種程度上也導致業務水平的停滯不前甚至下降;而只有堅持讓教練“教師化”,有教學也有自我提升,這種差別是顧客完全可以體會的。
同時,由于珠瑪瑜珈的目標消費群體主要為有一定消費實力的白領女性。所以,孫穎采取了和一些品牌聯動的形式進行推廣。例如,持民生銀行VIP卡的客戶在珠瑪瑜珈消費可享受一定的折扣。在這一定程度上不僅網羅了高端客戶,而且提升了品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