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品店也是朋友聚會的好場所。
一勺“楊枝金露”入口,爽而不膩,猶如甘露,這種類似于流質或者膏狀的甜品在廣州和香港被稱為糖水。糖水雖然在海口還是個新鮮事物,但在香港和廣州得到普遍認可,是餐前飯后之佳飲,最重要是能吃出健康。位于泰龍城美食街的思味甜品引入粵港的健康飲食概念,做海南第一家專業的糖水店,這家小店開業不足半年,已有了不少的回頭客。
創業經歷
有心人“吃”出創業點子
“2004年春節,一次去廣州出差的機會,朋友帶我去吃正宗廣州糖水,這種東西味道的確與海南簡單的清補涼或綠豆粥不同,燉煮糖水更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火候與時間的拿捏較難。”這次普通的消費讓充滿創業激情的蒙先生有了現在的“糖水”生意。
從廣州回到海南,蒙便開始了對粵港甜品及海口市場的調查,發現糖水在香港和廣州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尤其是在注重養生的香港,飯后糖水已經成了香港人養生的一種習慣性方式。
海南與廣東、香港地理位置相近,氣候悶熱,而糖水可以提神,補充體力;海南的甜品基本上是傳統的清補涼等,方法簡單且沒有多少養生價值,就算是涼茶店兼營糖水也讓人感覺“雜而不專”。因此,蒙決定全面引入粵港這種健康飲食概念,做海南第一家專業的糖水店。
蒙先生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奔赴廣東、廣西兩地的糖水名店打工,同時也參考了香港糖水的做法。從廣州吃糖水到開第一家店幾乎花去蒙先生近二年時間,2005年11月位于泰龍城的“思味甜品”小店開張了。
目前,思味甜品店經營包括傳統燉品和水果兩大類糖水,開業以來幾乎七成是回頭客,且基本上是保本經營,但店主相信糖水生意將隨海南氣溫的升高和消費者的不斷了解而進入消費旺季。
投資提示
市場存變數須節約成本
由于糖水在海口還是比較新鮮的事物,人們對其的認識大都停留在普通的“綠豆”等消費層面,對于糖水的養生功效等還不太認可,對于糖水附加值的不了解也將給市民帶來一定的消費障礙;此外,由于目前海口市場專業的糖水鋪面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因此市民對于糖水的消費難以形成穩定的規模,前期的投資者將同時面臨較大的盈利可能和市場風險,建議投資者盡量節約投資成本,一般控制在4萬-5萬元,以盡可能減少投資風險。同時,制作糖水的工藝非常精細,技術門檻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