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花仙子”
隨著客戶一天天增多,何玲玲更忙了。2004年春節后,她平均每天要跑60多位客戶,而客戶又大多不集中,有的在東,有的在西,何玲玲常常忙得焦頭爛額,有時候甚至連中飯也顧不上吃。即便如此,她還是時不時地出錯,不是忘了這家,就是落了那家,或者是將客戶訂的鮮花張冠李戴,許多客戶開始有了怨言。這讓何玲玲很是苦惱,一方面,她希望客戶越多越好,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服務能跟上來,免得好不容易發展來的客戶流失。
一天上午,何玲玲剛從一個別墅小區里送完花出來,迎面又碰上了上次的那位投遞員。她突然意識到,投遞員的工作性質不正跟自己相似嗎?他是怎么做到忙而不亂的?于是,何玲玲趕緊向那個投遞員請教。郵遞員說:“這很簡單呀,你將所有的客戶按區域位置劃成片,然后選擇最便捷的路線,由遠而近,把這些片一一連接起來,等你沿著這條路線走完,一天的任務也就順利完成了。”
何玲玲頓覺豁然開朗。這天晚上,何玲玲就在紙上將第二天要跑的客戶一一分成片,并對照地圖選定了最快捷的路線。第二天,何玲玲按照紙片上標明的路線一走,果然順暢多了。等把全部客戶跑完,竟然比平時節約了2個多小時。從這件事上,何玲玲深深地領悟到:同樣一件事情,只要巧做安排,其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樣。看來做什么事情都有它的學問哪!
有一次,何玲玲取花時,發現還有一位打工妹也在取花,從她取花的數量、包裝和品種來看,何玲玲斷定她也是一位“換花女”。這讓何玲玲大吃一驚,原以為只有自己一個人從事這個行當,沒想到冷不丁冒出了競爭對手。何玲玲想,要想在競爭中贏得市場贏得客戶,就得看誰的服務質量好。
之后,何玲玲下班后就有意識地找來一些有關花卉栽培、花卉保鮮方面的書籍來看。這一看,她才明白這里面原來還有這么多的學問,何玲玲決定將所學到的花卉知識傳授給客戶,在教給客戶鮮花保鮮方法的同時,她還針對每位客戶的房間擺設以及不同的裝飾風格,建議他們應該選購什么樣的鮮花。由于何玲玲教的方法使鮮花保鮮期延長了,原來一個月要換4次鮮花,現在只要換3次就行了,這樣就直接減少了客戶的購花支出。何玲玲還教客人如何有針對性地選購鮮花,這些服務很受客戶歡迎,好多客戶都稱贊她是都市里的“花仙子”。
不久,何玲玲在價格上又動起了腦筋。她想自己天天與花店打交道,鮮花的需求量大,雖然價格高低跟自己無關,也無需自己承擔,但為客戶著想,能替客戶省錢為什么就不省呢?于是她找到花店,提出能否按批發價優惠供應。對于何玲玲這樣的大買主,花店當然不愿意放棄,于是紛紛同意了她的要求。這樣,客戶買花的成本降低了,而得到的服務卻越來越完美,因此她的換花服務更受歡迎了。
如今,客戶已發展到了700多戶,月收入達到了1.5萬余元,因為一個人忙不過來,何玲玲已在當地招聘了一位“換花女”,下一步她還想買一輛二手汽車,專門用來送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