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火爆,國人的眼球也在跟著轉。旅游發燒友何坤也誤打誤撞進了這一領域。深藏在茂名南路上的一家不足十平方米,名為“尚云”的民族工藝品店,便是他所經營。店內一本售價19800元的《補遺雷公炮制便覽》,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據何坤介紹,這個店是他2005年開的。何坤酷愛旅游,走遍了大江南北,而西部的眾多的民族工藝品深深的吸引了他。于是,就有了這家店。店里擺滿了何坤旅游四方“淘”來的手工藝品,如民族雕塑、剪紙、鏡框、首飾等,其中不乏一些價格不菲的珍稀收藏品。何坤拿起一本售價不菲的《補遺雷公炮制便覽》介紹,該書是我國建國以來中醫藥文獻的重大發現,比《本草綱目》還要早2年,湮沒已近400年。去年八月,孤本再現滬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辭書出版社以高科技手段,仿真復制出版了這部典籍。短短半年,該書已在尚云工藝品店售出200多本,價值近四百萬元。
據介紹,此店每月贏利在10萬元左右,而其每月營業額則在50萬元以上。其中,最大的投資莫過于他采購的成本。在房租和兩個店員的工資,每月在5000元左右。
云游四方,不經意的“淘寶”竟成就了何坤的商道。他認為:經營這個行業,首先必須自己熱愛旅游,其次要通過旅游結交龐大的關系網,促進銷售渠道的建設;鑒于工藝品較窄的銷售渠道,個人的交際圈一定要廣;工藝品的投資比較大,資金回收較慢,但同時回報也會很大。小店里90%以上的利潤,僅來自于少數幾個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