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萬元投資日用品小店 1年收回成本
恭王府往北不遠,有一家面積大約40平方米的小店,店里琳瑯滿目擺放著各種色彩絢麗的盒子,一位中年婦女正在里面埋頭做飯。 這里看上去似乎不像是一個做買賣的場所,然而就是這家今年7月剛剛開業的特百惠專賣店,目前已經發展了200多名會員。
這位中年婦女就是小店的店主。她說,10多萬元的投資,“預計一年就能收回成本。”進我家理財論壇聊聊創業的艱辛吧!
理家會直觀展示開拓市場
楊清欣的小店地處恭王府花園外,而且附近沒有便利的公共交通,除了各地游客來了又走,這里的人流量其實不大,似乎更適合賣旅游紀念品。而一家專賣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店,是如何在這里站穩腳跟的呢?
“我的經營主要是針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楊清欣說,會員很多是居住在附近的女性朋友,她每周三和周六舉行的兩次“理家會”,就會吸引不少周邊的女性參加。
在楊清欣的小店里,一邊的貨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顏色鮮艷的特百惠產品供顧客挑選,另一邊則別出心裁地開辟出一片實際使用特百惠產品的開放式廚房區。沒有顧客上門的時候,楊清欣就用廚房區的特百惠產品自己做飯,而每逢周三周六的“理家會”,這個廚房就成了她指點會員如何使用特百惠產品的現場教室。這樣楊清欣不僅能“看店理家兩不誤”,更重要的是,其直觀的展示作用,讓顧客對產品的接受程度非常高,“開業當天營業額就達到了小兩萬。開辦大型理家會的時候,收入也會增多。”
最近,楊清欣還自己用DV拍攝了用特百惠產品做飯做菜的過程,準備將來在店里播放。“這種方式可能還沒有人用過。我認為對顧客來講接受效果應該更好。”
貼心服務拉近感情挖掘新顧客
除了介紹特百惠產品的知識和使用方法,楊清欣還會把自己收集的營養知識、保健方法、減肥菜譜等等,在閑聊中或是用郵件傳達給自己的會員,或者哪怕只是進店隨便看看沒有購買的人。“我不認為這只是個生意,不只是把顧客當成顧客,而要成為他們的朋友,拉近和他們的感情。”
由于口碑甚好,很多會員都給楊清欣推薦來親戚朋友,一些離小店較遠的顧客也專程趕來。甚至有的顧客住家附近就有特百惠店,并且已經成為當地的會員,卻還是舍近求遠地來找楊清欣選購產品。
還有很多不方便來店甚至外地的顧客,楊清欣就通過網絡或是電話與他們聯系,有需要的產品就免費給他們快遞上門,成本并不是很高,但卻為這些顧客解決了一個購物的便利性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楊清欣也從來往恭王府的游客中吸收了不少的會員,“即使外地顧客也會呼朋喚友地在我這里購買特百惠產品呢。”
就是這些看似細微的點點滴滴,“老顧客會帶來新的顧客”,彌補了周邊居民市場太窄、購買力有限的缺陷,使得這個開在不起眼地方的家居用品小店,把它的觸角伸到了更廣闊的方向。
預計一年收回成本
不賺錢的商人不能稱之為商人,盡管楊清欣不僅僅把這看成生意,但她對小店的盈利前景卻非常看好。
同其他特百惠專賣店一樣,楊清欣的這個小店也是通過加盟經營的。特百惠加盟店店面大多在20平方米左右,公司說啟動資金一般約為4萬元到6萬元,但楊清欣表示“實際上不夠,大概要10萬元。”
最大的困難是店面。楊清欣的店面是從“二房東”轉租的,因此租金較貴,每年5.5萬元,“雖說后來房東把房租降到了每個月4000元,但這個價錢也不便宜”。然而,即便如此,楊清欣也并不打算將店面搬到別的地方。“顧客已經對我有信任了,要對這些會員有所交代。”此外,楊清欣的這家店雇了兩個人,雇工的工資、水電費、房租、進貨費用等等,一個月開銷上萬,開店的成本可謂不小。
“不賺錢是不可能的。”
但楊清欣對小店的未來信心十足,“30%的利潤,就會讓經營者瘋狂。特百惠給的利潤額度相當可觀,這種經營是大有可為的。”小店現在已經有了200多名會員,忠誠度高的會員大多會購買兩三千元的產品,“預計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開店最主要就是看店主下多少工夫,”她說,“凡是能好好盯著的,就一定能開下去。”
實習生李薇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