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經常有人沒事干,有事沒人干,這實際就為有心創業的人帶來機會。有關創業指導專家從創業的項目選擇、評估、風險等方面進行了預測,認為2007年有以下項目最具潛力值得創業者關注。
網上創業便捷實惠
關鍵詞:誠信
互聯網作為創業渠道,具有門檻低、成本少、風險小等特點。
據統計,全國有超過3000萬的網絡購物人群。網上開店是最便捷、最實惠的創業模式。
只要按照要求申請注冊,足不出戶就可獲得一間網上店鋪。網上店鋪不需要裝修、水電、工資、稅收等投資,銷售不受時間、空間、地域限制,消費者只要點擊上網,就能看到商家出售的商品。越是大型的交易網站,人流量越大,成交概率也就越高,“網絡商人”的利潤也就水漲船高。
雖然網上開店幾乎不需要成本,但誠信是不可或缺的。網絡世界中誠信這一虛擬資本往往能帶來高的收益。
休閑食品老少咸宜
關鍵詞:健康
休閑食品俗稱零食,現在零食不再是小朋友們的專利了,成年人“零食族”隊伍不斷地擴大。據調查,休閑食品如今也開始自建終端,開設連鎖門店,創業者可以關注這一行業。
休閑食品最需要重視兩點,一是健康,二是口感。創業者在選擇加盟連鎖店的時候不僅要考察休閑食品的種類、產地、質量、工藝,還要懂得一些飲食搭配和食療方面的知識,使人們在休閑的同時獲得健康。
家居家電亟須維護
關鍵詞:服務品質
隨著人們的居住層次逐漸提高,在家居家電維護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領域,上層次、上規模的家居家電維護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擁有一技之長的創業者可以從提升服務品質出發,將傳統的維修、清潔工作發展為新的高檔服務項目。建立一支標準化管理、統一服務理念、系統化操作的隊伍,改變家電行業職業形象,將現代服務業的理念貫徹到每一項業務中去。
汽車美容方興未艾
關鍵詞:專業
目前中國國內汽車保有量已超過4000萬輛,人們都想讓自己的私家車更顯個性、更加時尚。因此,這幾年汽車美容業上升勢頭迅猛,市場需求巨大。
車主一般都會對汽車進行一些裝飾,包括貼膜、換內飾、換音響等,按一輛車最低消費1000元計算,中國汽車美容行業就有400億元的市場容量,前景十分廣闊。
創業者除了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外,還要有一支專業的服務隊伍。對于沒有行業經驗的創業者,可以先選擇有規模、品牌好的連鎖企業加盟。
社區創業氛圍漸濃
關鍵詞:特色
社區創業的氛圍已日益濃厚,對專業服務的需求給社區創業者提供了機遇。
社區創業項目一般分為經營類:如花店、日雜店等;服務類:如家電維修、房屋中介等;勞務類:如家庭保潔、嬰幼兒護理等。從整體來看,特色勞務類社區創業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如社區老人越來越多,急需創業者能夠提供老人日常生活照顧與料理的服務、看病住院陪護服務,甚至心理陪伴等較專業的服務。另外,專門為產婦、新生兒服務的專業“月嫂”也很受歡迎。
農村創業范圍頗廣
關鍵詞:填補空白
農村市場過去幾乎是創業空白。隨著新農村、新郊區建設的日益紅火,農民需求和農村市場的興旺,大量創業機會如雨后春筍般催生出來。
農村的勞動力充足,自然資源豐富,創業成本低;市場廣闊,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對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層次在提高,綠色農產品又是最受城市人歡迎的;各地政府相繼出臺創業扶持政策,使農村創業更顯優勢。
創業者在農村可以利用科技知識搞規模農業,也可從事“精耕細作”的特色農業。另外,為農業發展的相關配套行業也值得關注,如鄉村網吧、科技書店等。
特色餐飲有錢可賺
關鍵詞:一招鮮
餐飲行業競爭激烈,要想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關鍵在于特色。
特色餐飲包括幾個方面:選料有特色,如選取原產地的食材或者采取獨特的搭配方法;制作工藝有特色,如有的店家以蒸菜見長,有的店家以燒烤為主;通過器具和裝修體現出文化氛圍特色。
創業者在初期可以選擇一家有特點、口碑好、盈利多的連鎖企業加盟,這樣既能避免創業風險,又能學習管理經驗。
購房者注重軟裝修
關鍵詞:個性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銷售的商品房,精裝修率達80%。未來很多大中城市都是精裝修房,體現不出戶主的特色。所以很多購房者為了追求個性,特別注重軟裝修。
經營這樣一個相對較新的行業,創業者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同時要能把握流行趨勢,前期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后期可以采取連鎖的形式進行擴張,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時也可以降低產品采購的成本。
節日工藝禮品看好
關鍵詞:新穎
佳節相互饋贈禮品成為時尚。新穎的工藝禮品往往受到廣泛的歡迎,銷路非常好。
以前最受歡迎的禮品一般為室內擺設、音樂CD、賀卡、精致美食、具民族特色的禮品等。有關專家分析,未來禮品市場的暢銷產品或流行趨勢趨向于家庭裝飾產品,流行花卉、庭園用品、藥草等主題,如靈芝盆景類系列手工藝禮品,將禮品市場帶入多元化的新領域。創業者不妨在這一領域多動腦筋。
“粉絲”也有專人運作
關鍵詞:名氣
這兩年選秀類節目日漸繁多,于是產生了很多熱衷于追逐各類明星的“粉絲”。事實上他們都是由專業的“粉絲團”組織的職業“粉絲”。
“粉絲”團體最初是由熱心人臨時牽頭或召集的,逐漸出現了專人有償運作組織的模式。這些“職業粉絲”除了在熱門網站發帖、為選手制作個人網頁、博客以外,還會與參賽選手和主辦方聯系,指揮“粉絲”、組織拉票會、制作宣傳品等。職業“粉絲”們能夠獲利多少,跟他們支持的選手參賽多久、名氣多大有很大的關系。(王震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