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寵物標本成為日漸流行的懷念寵物的一種方式
一只小狗的壽命是12年,稍微“長壽”一點的貓,也只有16年的壽命。
當那些整天帶給你快樂的小動物們,忽然有一天不能再對著你搖尾巴、撒嬌,主人肯定會有些懷念。而制作寵物標本成為日漸流行的懷念寵物的方式。
偶然機會
發現巨大寵物商機
沈河區懷遠門附近有個寵物標本店,店主名叫李新,進入制作寵物標本這一行業7年了,現在業內已小有名氣,“現在很多動物園、博物館都請我做動物標本,或者修復標本,很多居民的寵物也送來,反正活兒不斷。”
講起自己投資寵物標本的經歷,李新說很偶然。1999年,李新下崗在一工藝品廠做立體畫,她不斷地琢磨在工藝方面創新,在畫中加入花鳥等真實生物,接觸到了動物標本的制作。
當時沒聽說沈陽有制作標本的人,李新就到醫學院學習解剖,翻資料,查古書,不斷實踐總結經驗。“剛開始解剖兔子都從下巴一直割到肚子,創口特別大,最后根本恢復不了。現在做只要一寸的微創口,標本成型之后根本發現不了。”傳統的標本制作工藝中使用砒霜做防腐劑,“這畢竟是毒藥,讓人害怕。現在我使用新的無毒化學品,同樣起到防腐的作用。”大膽嘗試,不斷創新,經過4年的磨練,李新的標本制作技術已經非常熟練。完成的標本能10年以上不脫毛、不變形、不蟲蛀。
看到沈陽現在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李新意識到寵物標本制作的巨大商機,開起了寵物標本制作店。
情感延伸
還原寵物生前樣子
去年12月,李新接到了一單讓她難忘的業務。那是一只叫“寶寶”的京吧狗,平時特別乖巧懂事,飼養10年,男女主人都將其視為家庭重要的一分子。一天下午,京吧狗過世了,主人悲傷不已,在朋友的介紹下聯系到李新。
“我是晚上10點接到的電話,女的一邊哭一邊和我說話,寵物死后越快進行專業處理制作標本越好,所以我打車就奔他們家。”將“寶寶”抱出門,女主人特意找條小被嚴嚴實實地包好,似乎“寶寶”只是生病害怕著涼。
在李新制作“寶寶”標本的半個月時間里,女主人幾乎每天都要打電話詢問進程,還哭訴和“寶寶”在一起的趣事。當李新把標本送回到主人家時,女主人驚喜地發現“寶寶”真的像活過來了一樣:皮毛光亮柔軟,眼睛炯炯有神。女主人把“寶寶”抱在懷里,滿臉淚花:“太好了,‘寶寶’你又回來了……”
李新輕輕地帶上門走了出來,心中滿是感動。讓死去的動物復活,并不簡單是一個標本,那也是過去一段段耐人尋味的故事的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