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臺灣的報紙,很大的篇幅報道溫總理關于讓利的論述。可是我在在線訪談時講了兩句話,后面還有一句話“因為我們是兄弟”,這句話就鮮有報道。
我知道商簽協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是正因為我們是兄弟,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問題總會可以解決的。
我去臺灣的愿望依舊是那么強烈,因為我認為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50年的政治而丟掉5000年的文化。
我講一個故事你可以告訴臺灣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灣故宮院。我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我對有些國家要提高出口的比重予以理解,但是我所不解的是,為了提高本國的出口而貶低本國的幣值,反過來又企圖用施壓的辦法來強迫別國的貨幣升值。我以為這種做法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和加深,貿易保護主義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這應該引起全世界各國的警覺。
在這里我愿意給記者們介紹一個你們不甚熟悉的情況,那就是中國的貿易總量雖然很大,但50%是加工貿易,60%是外企或與外企合作企業的出口貿易。如果說對中國采取限制措施,也無異于打擊了你們本國的企業。
你的問題問得還是比較平和的。實際上現在在輿論上,已經出現了“中國傲慢論”、“中國強硬論”、“中國必勝論”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