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終于推出了Office 365,其涵蓋了Office 2010以及各種針對中小企業提供的在線軟件,例如門戶、協作溝通平臺。微軟涉足SaaS模式業務不見得比谷歌晚,早在2005年,協同辦公軟件創建者Ray Ozzie,在加入微軟后正式宣布微軟Live戰略。當時的Live戰略,曾經讓IT界為之一振,而Ray Ozzie從比爾•蓋茨手中接任了“首席軟件架構師”一職。那時的Google,還尚未進入這個領域。
但時隔6年,世界早已改變摸樣,Google企業級服務產品,除了構建企業門戶的基礎工具之外,例如文檔、表格、IM工具,早已羽翼豐滿。Zoho作為一家更具潛力的SaaS供應商,不僅僅向用戶提供在線文檔、表格服務,同時CRM、項目管理等更深層次的應用平臺包括其中。
除了Google、Zoho這兩家較為成規模的在線協同辦公平臺,一些互聯網深度用戶針對文檔、協作、CRM、項目管理、BI等唯獨,總結出了大大小小的100家供應商。微軟Office 365能否真正走向成功,很難預料。畢竟今天的軟件游戲規則已經早已改變,微軟在很多人眼中還是一個依靠套裝軟件發家的IT廠商。有多少人會認為微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呢?
從“Live”到“365”,微軟用去了6年,今天的市場想要將軟件公司與互聯網公司進行區隔已經非常困難。但這種轉變對于傳統軟件廠商的挑戰,不亞于傳統紙媒想要轉型為互聯網媒體一樣困難。軟件服務平臺開發模式的不同、銷售方式的不同、與互聯網相關合作伙伴合作的方式,這些對于微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但從軟件開發模式上來看,在線協作辦公平臺似乎永遠處在一個“Beta”的狀態。甚至有人嘲笑過谷歌為什么有那么多新產品總是無法從“實驗室”中畢業。傳統套裝軟件的需求調查與在線軟件服務平臺的需求調查之區別,從理論層面看似相同,但是在實際操作階段簡直是大相徑庭。
此外,是否具備足夠的開放心態,決定著在線軟件平臺的成功與否?還記得此前Mozilla FireFox對微軟IE所產生的威脅嗎?Mozilla FireFox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它的瀏覽速度,而是其上萬種插件。這種互聯網的游戲模式,在在線軟件平臺之上同樣受用。Google的Docs上可以尋找到大量第三方開發的插件。與此相對應,微軟Office 365想要做到同等規模,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更為令人對微軟Office 365前途擔憂的是另外一個新興領域——移動計算平臺。放眼望去,商務人士手中使用的移動設備大多是蘋果、谷歌Android系統或是黑莓系統的智能手機。去年看似火爆登場的“Windows Phone7”,現如今只是落得一個從屬地位,估計其預裝量還不如日落西山的Symbian平臺。
無論微軟Office 365的命運會是怎樣,都阻礙不了辦公平臺協同化、網絡化、移動化、開放化的方向。微軟真正在互聯網取得成功,就是不僅要讓別人,更應該讓自己堅信,微軟已經不是一個軟件公司,而是一家徹徹底底的互聯網公司。他所關注的不再是軟件產品,而是社會中個人、群體、企業的需求。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