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人,在中國經營企業格外不容易,因為歷史問題常常被摻雜在社會情緒中,讓人措手不及。 在中國成立公司是不是很困難?有不少日本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我覺得成立公司本身并不是很難---去工商局咨詢需要的資料,準備好就可以。真正難的是成立之后的事。 我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很快就7周年了。成立之前的想像和實際情況區別還是很大。感覺最難的,都是關于“人”的部分---同事、顧客、合作伙伴和股東。 作為日本人,在中國經營企業格外不容易,因為歷史問題常常被摻雜在社會情緒中,讓人措手不及。 公司剛起步時,我們先通過打電話和去商務大廈敲門發展客戶。那時我每天用中文至少打50個電話,但因為發音不標準,客戶常會問:“你是哪里人?”我如果說是日本人,不少人一聽馬上就掛了。還有些人會問:“為什么是日本人做電話銷售?”我只好解釋,自己在中國開了公司,但接踵而來的就是很多跟公司業務無關的問題,最后他們又多半表示,對互聯網廣告沒有興趣。 從此以后,我也吸取了經驗教訓---再有人問是哪里人,我一般會說南方人,這樣談話就會順利不少。 管理中國員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剛起步時,有段時間公司經營狀況不好,幾乎面臨倒閉危機。有一天一個員工回到公司后驕傲地告訴我:“老板,我把廣告賣出去了!”他接著告訴我,簽合同的條件是要給對方負責人“回扣”,并讓我匯款到某個銀行賬戶。后來我發現,那其實是他女朋友的賬戶。不少員工也想在“公司倒閉”之前拿多提成,并且來找我談判,而我很快發現,其實拿提成之前他們都已經吃了回扣⋯⋯ 我因此一直在思考:“怎么讓員工主動而快樂地工作呢?”
在日本,人們一般不會頻繁換工作,很多人到退休為止也一直在同一家公司。但在中國,兩三年換份工作是很正常的事情,我還聽說有“公司是老板掙錢的手段,員工是老板掙錢的工具”這樣的說法---這樣想的話,恐怕沒人能用心地工作了! 于是,我決定首先要走進員工的生活和心靈。公司每月都會組織一次聚會---演講會、讀書會等等,我常常把“最理想的公司”這個話題拿出來讓來大家一起討論,以樹立共同的公司理念。長假期間,我出門逐個拜訪各個員工的老家,最遠一次坐了27個小時的硬座去了湖南。 如此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我才把公司里的人心聚在了一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