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點:
國標只能起引導作用 消費者一定要簽合同
吳沛玲表示,國標出臺后,將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標準的使用實施情況。此次出臺的兩個國標雖然不具備處罰效力,但是對相關行業具有指導和引導作用,市民接受相關服務時也可以參照這個標準。
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標委并不是職能部門,其監管意義并不大。參與國標制定的專家在會后都呼吁,婚介機構和婚慶機構,應該重歸民政部門監管。該項建議已經上報民政部,明年有望見分曉。否則國標即使出臺,因為沒有主管部門,也難以落實和推廣。市民即使遇到了婚介問題,也是投訴無門。在當前的“監管空白”期,專家建議,市民在消費時,除了可參照國標進行咨詢外,也應當與婚介機構簽訂具備法律效律的合用,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婚姻慶典服務”國標規定:要保障婚紗衛生安全
與“婚姻介紹服務”國家標準同時公布的還有“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
據吳沛玲介紹,現在婚慶市場也存在很多不規范問題,人們在舉辦婚禮時,往往隨心所欲,或者聽從婚慶公司安排。比如新郎新娘的著裝中西交雜,有的男穿龍袍,女穿婚紗來配搭,又比如婚慶公司的服務內容與承諾的不符,2000元的高級喜糖只買了幾百元的以次充好等。甚至有的婚禮上還有傷風敗俗的現象發生。吳沛玲說,此次公布的“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中對婚慶舉辦時的正規程序也作了規定。比如,婚慶公司有經營婚紗的,要有婚紗試衣間,要保障婚紗的衛生安全等。當然,吳沛玲表示,婚姻是個人的事情,標準的發布,并不會強制執行,只是希望起到引導婚慶文明、有序、合禮、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