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社會組織5·12行動論壇”分論壇上,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劉佑平透露,民政部正在起草關于慈善信息披露的辦法。
該中心是由民政部主管的慈善事業協調發展機構,劉佑平說,民政部已授權中心進行相關調研。如果規定“由民政部(名義)發布就是‘辦法’,以國務院名義發布就將是‘條例’。”
我捐贈的錢去了哪里?如何去查詢?慈善資金的信息披露問題備受關注。社會和公益組織也希望政府出臺更加詳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來對信息披露進行規范,劉佑平昨日說,調研正在進行中,而對于草案的具體內容,他表示不便透露。
昨日,中民慈善中心還發布了《全國性慈善組織信息披露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8家可以開展“5·12”地震募捐活動的社會組織中,對于公眾最關心的捐贈實際支出或轉移,只有12家組織在網站上公示,不足半數。
報告認為,28家社會組織的各項信息披露,均不夠公開透明,其中對“捐贈來源的公示”做得最好,這與“捐贈來源的公示”的易得性有極大關聯。
但從常規信息的披露情況看,包括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紅十字總會在內的82家全國性組織中,在其網站上披露機構年報和機構財務報告的分別只有29家和23家,均不足40%,而6家機構甚至沒有官方網站。
報告認為,當前中國慈善組織通過網絡平臺公開信息的程度較低,尤其是汶川地震款項使用方面,在其官方網站公布遠遠不到位。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有些慈善組織可能會在網站外的其他媒體上公示,并不能單純因網站沒有相關內容,而認為其沒有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