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副總經理陳鴻橋昨日在廣發證券(000776,股吧)成立20周年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希望能夠通過直接、快速的創業板退市制度,達到優勝劣汰,使上市公司能夠有一種動力和一種約束力,把企業的質量做得更好。
談到新興產業發展問題,他指出目前面臨幾個大的難點:第一點是信息對稱問題。新興產業升級換代快,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階段,不同地區的企業所呈現出的特征和風險不一樣。第二點是盡職調查難,對新興產業的行業技術和知識把握困難,調查工作的成本也很高,篩選、培育的風險控制難。
為此,他認為,要構建以資本市場為紐帶的金融創新體系,形成各種金融資源的聚合,形成各種金融資源的搭配,才能有效地進行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其中,要不局限于狹隘的制造業范疇,不局限于行業的劃分標準,同時建立完善股權激勵、股權并購的機制,改變高科技企業投融資體制機制與科技金融生態,形成一種新的科技金融生態,把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體系打通。
他指出,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公司遍布全國,個別省市區相對集中。機構投資者持股占比持續上升,在中小板,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已經達到了51%,創業板也達到了30%。因此,中小板、創業板不能完全理解是一個散戶的市場。
陳鴻橋強調,未來要強化創業板退市機制,引入一些新的要求和約定,堅持從嚴監管的核心理念。目前,創業板公司治理水平相對薄弱。80%的上市公司從改制到上市不足3年,90%左右的獨立董事和董秘聘任時間不到3年,企業群體缺乏創業文化的基石,科學管理基本功普遍薄弱也是一個突出的現象。
在提及具體監管措施上,他指出,首先是募集資金的監管。其次是更加嚴格的公司治理要求,尤其是對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監管,以及對高管的監管。第三是強化保薦機構的持續督導,中小板要求保薦人在上市以后進行兩年的持續督導。最后是建立培育體系,促使企業在上市之前就能夠形成誠信守法、規范、責任意識,培育更多的優質后備資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