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農民工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然而,大量農民工回鄉創業,不僅實現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創業者的轉變,而且還形成了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創業的良性互動格局,并開始從外出打工"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回鄉創業"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轉變。
從去年10月上旬開始,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山西省農民工大量失崗返鄉。截至2月底,全省失崗返鄉農民工已超過100萬人,給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新情況和新問題。為此,全省各級政府及時調整、出臺一系列政策,為農民工再就業牽線搭橋,為返鄉農民工創業開辟綠色通道,為農民工培訓充電提供服務等,使一批有資金、有技術、懂市場的農民工邁上了創業之路,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注入了新活力。
數字顯示,目前山西省返鄉創業人數達到15萬人左右,并呈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創業步伐的不斷前行,他們面臨著一些新的困境也開始凸顯。
記者日前在山西省部分縣市調查發現,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一般具有規模小、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不高等特點,且普遍面臨融資難、信息技術缺乏、投資盲目、土地緊張等困境,需要的是政府為農民工搭建一個創業的平臺,用優惠的政策吸引他們返鄉創業。一些已創業的農民工也反映,當前他們急需政府在金融信貸、稅費、場地等方面提供幫助。其中,資金不足和用地調配難,被認為是"最頭痛的兩件事"。
此外,有的返鄉創業者還反映政府效能不高,雖然很多地方領導給予高度重視,但在落實過程中,一些部門和個人執行政策有偏差,服務意識不到位,甚至還存在吃拿卡要、推諉拖延辦事的情況,不利于企業更好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