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注冊企業”僅僅是河北工商部門服務全民創業措施中的一項。為了使有創業愿望、創業能力的人以最低的條件、最快的速度進入市場,河北省工商局在連續出臺一系列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政策后,在近日又出臺了10項服務措施,為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再清障礙,最大限度地鼓勵、支持企業發展。這10項措施包括:冠“河北”企業名稱實行遠程核準;登記事項實行審核合一;材料齊全實行當場登記;開辟綠色通道;開展上門服務;下放審批權限;開展“注冊登記人員走訪企業活動”;實行預約登記制;開展網上預審登記;鼓勵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復轉軍人、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等。
河北省工商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河北省是勞動力輸出大省,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國內部分企業開工不足,造成大批勞動力失去就業崗位。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初,河北省農民工失業返鄉56.59萬人。面對這個問題,搞好工商服務,促進全民創業就業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工商管理部門通過積極探索、更新觀念,服務由被動式向主動式轉變、由普遍性向個性化轉變。此次出臺的網上預審、當場登記、下放登記權限、遠程核名等一系列措施不但可以縮減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還將方便企業以最簡捷的方式進入市場。以“遠程核名”為例,過去,企業如果申請冠以“河北”名稱,都必須到省工商局進行核準,而今后,企業在全省11個設區市或任何一個縣(市、區),都可就近申請,省去了申辦人往返省會石家莊的環節,為企業節約了時間和經費。另外,工商部門通過開辟綠色通道、上門服務、走訪企業等人性化服務,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業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引導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圍繞省局的10項措施,河北省各地工商部門均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系列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措施。面對從去年起出現的較大的民工返鄉潮,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幫助更多的勞動者就業,廊坊市出臺了推進全民創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規定,并以市長令的形式頒發。同時,市工商、勞動、稅務等25個部門也制定了相應實施細則,最大限度地降低創業門檻,放寬準入界限,加大扶持力度,拓展服務平臺。該市長令規定:除國家法律法規明確禁止或限制的行業,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金限制,并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優惠政策。同時還對城市555項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削減151項,削減率為27.2%,合并削減收費項目213項,削減率為28.4%。在上述多項優惠政策的推動下,截至去年12月底,廊坊市就新增注冊民營經濟單位28153個,千人擁有民營企業數位居全省首位。
山東:
“零成本”創業送來及時雨
在山東省博興縣龐家鎮,馮少訓做起了花卉生意。這位敢闖敢干的年輕人,在打工過程中發現,城里有很多鮮花店,所需資金不多,生意卻很紅火。于是,他到廣州一個花卉繁育基地當了一名學徒工。他虛心好學,很快掌握了基本的花卉種植技術,對花卉市場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去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他失去了工作,于是回到家鄉,準備自己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