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13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正式頒布《廣西壯族自治區促進全民創業若干政策意見》,《意見》以“放低創業門檻、減免創業稅費、加大信貸扶持、強化創業培訓”為重點,通過實施“零注冊、零收費、減稅負、貸款貼息、培訓補貼”等多項措施推動全民創業,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壓力。
受金融危機影響,廣西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部分企業減產、半停產甚至停產,同時大量農民工返鄉,社會就業壓力加劇,目前廣西仍有130多萬農民工沒有找到就業崗位。同時,今年廣西高等學校畢業生12.5萬人,比去年增加1萬人,再加上中專和技校畢業生,以及轉業復退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就業大軍十分龐大。
《意見》從解決社會大眾創業遇到的最現實困難出發,共包括壯大創業主體、放低創業門檻、減免創業稅費、加大信貸扶持、強化創業培訓等方面的24條政策措施。
在放低創業門檻方面,創辦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律不受出資數額限制,從而實現了“零資金注冊”或“一元錢注冊”。
《意見》加大了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創業扶持力度,提出要充分用好2009年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10億元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基金,水庫移民和被征地農民視同返鄉農民工享受以上政策。對持《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城鎮失業人員、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創辦個體、私營企業的,在其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并正常經營半年后,從各級財政的創業發展資金中給予2000元的創業補貼。
在減免創業稅費方面,對大中專和技校畢業生以及城鄉新增勞動力從事個體經營符合條件的,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轉業復退軍人、農民、就業困難人員、機關工作人員及事業單位技術人員創業以及新創辦的企業,自治區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自2009年至2012年一律免收。創業者以自有專有技術、專利技術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的,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起3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