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文縣采取有力措施,在加快農村災后重建的同時,確保了1.52萬名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
文縣的具體做法是:建立內外互動機制。各相關部門加強同勞務輸入地密切配合,及時掌握農民工歇業、待業、失業和返鄉情況,準確了解用工地勞動力信息供求,準確把握農民工群體動向,互通情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農民工就業、權益保障工作。
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進一步加強失業返鄉農民工的技能培訓,把失業返鄉農民工納入技能培訓范圍,堅持市場所需,農民工所需,針對市場就業需求和失業返鄉農民工意識,重點開展轉崗就業技能培訓、回鄉創業技能培訓、產業開發實用技術培訓。
擴大縣內勞務需求。最大限度拓展農民返鄉就業空間,擴大農業產業鏈,災后重建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及農村二、三產業的就業容量,鼓勵農民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村二三產業、生態農業、縣域中小企業,引導縣內民營企業采用多種措施穩定返鄉農民就業崗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公益性就業崗位,盡量多使用農民工,幫助農民工返鄉再就業。
加大創業扶持力度。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制定應對措施,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提供符合返鄉農民工創業特點的金融產品,農民工返鄉創業屬于扶貧貼息的項目,按照規定給予財政貼息,幫助其解決創業資金困難。除了解決就業問題之外,還通過政策的扶持和積極引導,把農民工返鄉創業變成城市資金、人才、技術向農村流動和推動農村發展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