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寶安區新安街道設在寶城25區的居民創業孵化基地正式開業。孵化基地為76名就業困難戶籍居民營銷檔位,讓其可在這里放飛創業夢想。據介紹,創業孵化基地由政府投入建設,符合進駐條件的戶籍居民在此創業,頭3年按照有關規定可以享受免交租金的政策優惠。
寶安區副區長孫波、區勞動局局長陳長貴、新安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各社區工作站負責人、創業居民代表等400多人參加開業儀式。
探索居民創業就業新模式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新安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歐瑞志表示,今年以來,新安街道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三保”工作要求,以及寶安區委區政府保民生“1+6”文件精神,積極探索居民創業就業的新途徑,大力改善民計民生。
據介紹,前不久該街道下發《居民創業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社區成立創業幫扶協會,加強對居民創業的指導培訓,協助創業人員辦理工商、消防、環保等證照,跟蹤解決居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居民創業。該方案調動了居民創業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目前,已經有一批居民當起了個體戶,做起了小老板。
建立居民創業孵化基地是做好幫扶輔導的重頭戲。為推動和解決居民創業,新安街道在區勞動局的幫助指導下,在寶民社區投入80多萬元建設了居民創業孵化基地,除收取電費、衛生費和管理費,免租金提供給困難居民創業。
“寶城25區是商業旺區,街道和區勞動局、寶民社區在此成立居民創業孵化基地,目的是要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探索居民創業的新模式,讓更多的居民能創業成功。”歐瑞志說。
歐瑞志指出,創業孵化基地開業后,需要保安、寶潔、管理等服務人員,這樣又可以創造出一批公益性崗位,從而實現創業帶動就業。
創建創業就業立體服務體系
市委組織部掛職干部、新安街道分管勞動就業工作的街道辦副主任姚文勝告訴記者,“農轉居”居民、大學畢業生、殘疾人、低保戶、困難黨員等,都有進入這個基地創業的資格。在這里鍛煉,學會做生意以后再到外面做強做大。在經營單位分配過程中,街道堅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以抽簽方式分配檔位,并全程邀請社區居民和紀檢監察部門監督。
目前,進駐創業孵化基地的戶籍居民已經有76名,其中28名為“農轉居”居民。創業者經營范圍涉及服裝、鞋類、土特產等幾十種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