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做好農村勞動力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積極組織“保民生、促就業”系列招聘活動,千方百計實現農民工與企業用工崗位對接。同時加大農民工維權力度,全市從勞動保障、人事、公安、工商等部門共抽調217人,組織11個聯合檢查組,集中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專項整治活動。到目前,全市以“春風送崗位”、“民營企業招聘對接”為主題,開展多形式、多層次、有特色、求實效的招聘會116場,組織2097家企業進場招工,提供崗位15.7萬個,60860人達成就業意向。
六是大力開展技能培訓促進就業。市勞動保障局及時印發了2009年農民工培訓任務,在牡丹區舉辦了全市春季返鄉農民工培訓啟動儀式,要求各縣區以技工學校為龍頭,動員各類培訓機構,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全市組織轉移就業能力和技能提升培訓12223人,就業競爭能力培訓3925人,職業轉換能力培訓6691人,創業能力培訓1519人。
七是落實優惠政策扶持就業。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貫徹中央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十項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的實施意見及分工方案的通知》(菏發[2008]52號),文件規定,重點支持困難群體、登記失業人員和Cye.com.cn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對自主創業者每人給予2000—4000元的創業補貼,每吸納1名困難群體人員和失業人員就業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一次性給予1000元的崗位補貼,同時在合同有效期內,給予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八是社會各界幫助困難群體就業。全市以就業困難人員、“雙零家庭”及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活動。牡丹區、單縣、巨野、鄆城等縣區廣泛開展黨員與就業困難人員“一對一”結對幫扶。巨野縣開發了100個勞動保障協理員崗位、80個城市協管員崗位、190個保潔員崗位,最大限度地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第一季度全市困難人員再就業2382人,完成年度任務的43%。(據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