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額信貸是下在青年農民心坎上的一場‘及時雨’,緩解當前農村農業發展的‘旱情’,我一定會用好這筆來之不易的資金,進一步努力創業。”12月12日,在榆林舉行的榆林市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集中發放儀式上,來自榆陽區安崖鎮劉岔村的青年農民馮瑋東表態。
近年來,隨著榆林經濟社會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廣大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創業熱潮高漲,農村經濟金融形勢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態勢,如何更好地幫助和扶持全市農村青年創業就業,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已經被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農村產業發展迅速,青年農民萌發創業欲望,資金投入迫在眉睫——
農村創業青年有望成為未來銀行的成長型客戶
榆陽區安崖鎮位于榆林市區偏北方向,這里的產業主要以玉米種植為主。村村通油路后,這里的交通條件便利了許多,加之村上豐富的飼草資源和良好的天然環境,鎮內悄然興起了以豬牛羊為主要品種的畜牧養殖業。受創業大潮的沖擊,這里廣大農民長期以來“足不出戶、滿足溫飽”的保守生活觀念正在悄然改變。
35歲的馮瑋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從2008年4月起,先后投資了5萬余元用于生豬養殖,目前已經存欄78頭。他從養殖業上見到了效益,但他知道,要想獲得更大的效益,就得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而此時,資金成了他最頭疼的問題。前邊的生豬養殖已經讓他幾乎把所有的資金都投了進去,要他再拿出四、五萬元投資養殖非常困難。
今年12月,正在馮瑋東一籌莫展之際,一筆小額貸款如同天降甘露一般送到了他的手中。
2009年,團省委、省銀監局共同出臺了 《關于開展陜西省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率先在榆林、咸陽、渭南、商洛4個市開展試點。根據文件精神,共青團榆林市委、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榆林監管分局、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分行結合我市實際,于10月15日共同出臺了《榆林市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馮瑋東就是這一政策的受惠者,拿到貸款后,他說:“有了這一筆小額貸款,下一步我要建設好圈舍,掌握好技術、把握好行情,學習市場規律,讓自己的養殖步子跟著市場來走,保證讓小額貸款資金發揮最大的能量。”
12月12日,榆林銀監分局副局長解鵬光說:“當前,要著眼于促進現代農業和縣域經濟發展,以小額貸款為載體,以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為動力,著力解決我市農村青年創業過程中的資金瓶頸問題,完善農村青年創業服務體系,引導和幫助我市農村青年就地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使受到扶持的農村青年成為農村致富的帶頭人和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成為未來農業銀行的成長型客戶。”
摸清底子,了解需求,確定適合農村青年的發展項目——
全市222個鄉鎮成為試點
在省上的實施意見出臺后,團市委組織各縣區團委摸清有創業愿望、創業基礎和條件的農村青年情況,廣泛征集和挖掘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闊、適合農村青年的項目,并逐步建立農村青年創業人才庫和項目庫。在12月12日的發放儀式上,團市委副書記楊政告訴記者,目前,各試點的項目主要為種植業、養殖業,以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
《榆林市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規定,獲得過各級團組織表彰獎勵或通過基層團組織推薦參加共青團組織的各類技術技能培訓、有志于在農村發展的青年都可成為貸款對象。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村青年在向當地團組織申請后,縣、鄉兩級團組織會同當地農業銀行進行審查上報,團市委、榆林銀監局審核同意后,由縣區團委統一向農業銀行推薦。農業銀行在接到團組織推薦的項目和借款人后,根據情況擇優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