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新規出臺
●編寫符合運動員特點的基礎教育教材
●鼓勵在役運動員以各種方式接受高等教育
●切實落實運動員各項社會保險待遇
●將運動性傷病納入工傷保險范疇
人民網北京4月15日電。ㄔS立群、 彭藝晨)15日,國家體育總局召開《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新聞發布會。經國務院同意,該《指導意見》已于3月30日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介紹,《指導意見》針對困擾多年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明確的政策性措施,是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嶄新起點,體現了堅持完善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體系與推動政策落實并重的工作原則,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了突破和創新:
一是突出解決理順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體制機制問題!吨笇б庖姟穲猿謽吮炯嬷蔚脑瓌t,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當前運動員文化教育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政策措施方面有突破、有創新。首先,對基礎教育階段和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文化教育工作,提出若干新的重要措施。在公辦體育運動學校的教育發展規劃、教育經費、文化課教師選派和管理方面,明確了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密切合作、分工負責,共同加強體育運動學校的建設;提出制訂和編寫符合運動員文化教育特點的基礎教育階段課程方案、課程標準、質量評價體系和教材;合理安排青少年的訓練和競賽,保證文化學習時間;整合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資源,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責任,理順“體教結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對運動員文化教育加強督導等。其次,在拓寬體育運動學校運動員培養輸送渠道并為運動員就學、就業創造條件方面,提出科學選材并建立育才體系;鼓勵體育運動學校的畢業生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積極發展高等和中等體育職業技術教育等。另外,在發揮國家隊運動員文化教育示范作用、抓好運動隊文化學習方面,提出加強國家隊運動員文化教育組織管理工作,建設運動員網絡遠程教育系統;鼓勵在役運動員以各種方式接受高等教育;建立運動隊文化教育協調機制等。
二是突出解決運動員保障政策系統化問題。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有關部門出臺了包括運動員就業安置、社會保障、聘用管理在內的一系列保障政策。這些政策對于促進運動員保障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將這些分布在不同政策文件之中的相關條款集中體現在一個文件之中,有利于提高政策的系統性和連貫性。為此,《指導意見》系統歸納了近年來下發文件中涉及運動員保障方面的政策,將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津貼、運動傷殘、職業轉換和再就業扶持、經濟補償動態調整機制、保障組織機構、經費保障等方面作為《指導意見》突出強調的重點問題,加強了政策的系統性,整合了政策資源。
三是突出解決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政策的落實問題。目前,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方面已出臺了不少文件,但由于有些運行機制不順暢,落實的效果同政策的初衷還有一定距離。為此,《指導意見》在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機構、人員、經費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以進一步增強政策落實的效果。提出切實落實運動員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提出切實做好運動性傷病的預防工作、完善運動員醫療保障體系、將運動性傷病納入工傷保險范疇等措施,強制要求各地確保運動員2010年底以前加入工傷保險。對已評定運動傷殘等級的運動員撫恤待遇等歷史遺留問題,將其納入工傷保險統一管理,明確了經費來源。此外,《指導意見》對進一步做好運動員保障與整個社會扶持政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規范。提出充分利用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的行政和政策資源,將運動員職業轉換工作納入到國家再就業工作體系,將運動員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同時,明確建立運動員自主擇業經濟補償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各地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指數等因素適時調整經濟補償金標準。對退役運動員自主創業按規定給予政策性支持。
劉鵬指出,《指導意見》的出臺,更好地實現和維護了廣大運動員的合法權益,是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踐調查研究、通力合作的結果,是促進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又一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