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圣火燃燒了一百多年,然而就在二十多年前,因為舉辦奧運會使主辦國出現巨額經濟負擔的現象,讓奧林匹克陷入了“經濟泥潭”,幾乎走到衰弱甚至消失的邊緣。
直到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通過成功的商業運作,最終實現了2.5億美元的盈利,這是奧運歷史上的首次盈利。
這2.5億美元的意義,已遠不止其數字本身,至此,奧林匹克猶如鳳凰涅磐一般重獲新生,并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概念——“奧運經濟”。
現在,奧運會經濟意義已經越來越大,對于一個國家,特別是經濟發展較弱的國家而言,它甚至可以成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推動力,日、韓從奧運中的崛起就是鮮明的例子。
中國能夠再次上演這樣的奇跡嗎?雖然,現在還不是下斷言的時候,但可以肯定的是,奧運充滿無限可能。
聯想的奧運“舞步”
雖然距離2008北京奧運還有將近兩年的時間,但賽場外的“經濟奧運”早已硝煙彌漫。確實,無論對于中國的運動員,還是中國的企業,自己家鄉的奧運會恐怕都是“百年等一回”。
崔笑笑,目前在聯想集團大中華區品牌溝通部工作,負責大眾媒體和大區宣傳。目前,進行和配合聯想奧運營銷的實施和宣傳,是崔笑笑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當然也是由她來安排記者的采訪。
“今天上午關于聯想奧運戰略的采訪就有兩個。”崔笑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隨著奧運的漸漸臨近和聯想奧運戰略的逐步推進,她的工作越來越忙碌了。
國際化起跑
進入8月以后,借2008北京奧運會倒計時兩周年之勢,聯想的奧運營銷開始集中發力,密集舉行一系列的奧運營銷活動:“圓夢計劃”聯想奧運千縣行、發布首款奧運PC、奧運手機電視……還有消息稱聯想將贊助奧運舵手選拔活動,并將簽約首位奧運形象代言人……
聯想集團可以說一直是國內奧運經濟大軍中的領軍人物,2004年3月26日,聯想集團與國際奧委會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成為第六期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成員(TOP),由此,聯想就成為了第一家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的中國企業。
“對聯想而言奧運TOP不僅是非常光榮的,同時也是聯想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將給聯想帶來巨大的品牌形象價值。”聯想方面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日前,《中國經濟周刊》對聯想進行了采訪,對其奧運營銷進行了一些了解。
《中國經濟周刊》:聯想全球奧運戰略是什么?
聯想:聯想的奧運戰略大體上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04年到2005年的學習摸索階段。這一階段,聯想和北京奧組委、國際奧委會進行密切的溝通接觸,學習和掌握奧運營銷規則;同時和TOP廠商進行溝通,學習積累奧運營銷經驗。
第二階段,是2005年到2006年都靈冬奧會的實戰演練階段。都靈冬奧會開創了冬奧史上的諸多第一:第一次由中國廠商負責奧運賽事產品提供及技術服務;第一次計算設備提供廠商的眾多人員在奧組委IT系統中擔任主要官員;第一次在冬奧會室外賽場使用臺式電腦產品。而這些都是由聯想創造的。
從現在到2008年將是聯想傾力支持北京奧運、全力沖刺的階段。我們希望能夠充分利用主場的優勢,利用北京奧運會這個平臺,使得我們的品牌產品獲得提升。
《中國經濟周刊》:在聯想的全球品牌推廣之路上,怎樣看待此次“奧運之戰”的意義和作用?
聯想:奧運會是一個舉世矚目的國際性體育賽事,同時也是一個國際化的舞臺,對聯想而言,奧運TOP不僅是非常光榮的,同時也是聯想國際化道路上重要一步,將給聯想帶來巨大的品牌形象價值。
從企業自身的戰略來講,贊助奧運也是公司國際化品牌戰略的關鍵舉措。通過將聯想的品牌和奧運品牌的結合,在歐洲、美洲,有利于向我們客戶、合作伙伴推廣聯想的品牌。
聯想的“奧運夢想”
收購了IBM PC業務的聯想一直都胸懷國際化的夢想,而2008在聯想“老家”舉行的奧運會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以韓國三星為例,借力1988 年的漢城奧運會大打奧運營銷牌,迅速崛起為一個世界級品牌,成為借奧運東風,國際化成功的亞洲典范。三星的成功無疑給了聯想巨大的信心和企盼。
《中國經濟周刊》:聯想希望通過奧運會實現什么樣的“奧運夢想”?
聯想:首先,作為第一屆在中國舉行的奧運會,我們非常希望在2008北京奧運會上,我們的運動員能夠有非常出色的表現。
作為奧運TOP伙伴,聯想將為本屆奧運會提供包括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服務器、打印機在內的上萬臺計算技術設備以及數百人的專業技術服務隊伍,所以我們還希望通過聯想奧運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更好的支持本屆奧運會的舉辦,讓民族品牌在奧運會上閃耀更多光彩。
另外,奧林匹克運動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奧運所提倡的“和平、友誼、進步”代表著全人類的共同夢想,“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也激勵著全球各國人們不斷拼搏,不斷奮進,我們希望通過自己作為奧運全球TOP的努力,在中國更好的傳播奧運精神。
聯想快跑
距離2008年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聯想的奧運之路也已經逐漸進入的沖刺階段,雖然此前的一些活動受到了一些質疑,但聯想奧運腳步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中國經濟周刊》:聯想正在實施和計劃籌備的奧運營銷項目分別有哪些?將會有哪些亮點?
聯想: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奧運會首次來到中國,聯想不僅將用優質產品和服務為北京奧運保駕護航,也將在奧運前后,與社會各界合作,舉行一系列活動,積極推進奧運精神在中國的推廣,為此聯想準備了一系列的奧運營銷項目。
奧運營銷的關鍵在于,一是目的性要強,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階段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銷;二是需要借助各種有效條件,充分利用各種牽引效應,力求營銷效應的最大化。根據以上要求,聯想正在籌備以下奧運營銷項目:
首先是全球最大的推廣戰役,包括上馬一系列電視廣告、平面廣告,關于此已經跟合作公司以及自己的World Wide團隊開了啟動會,已經開始著眼大的概念和主題包裝;
第二,策劃奧運會上的大型現場展示,體現科技奧運的精髓;
第三,“全球貴賓接待計劃”,在聯想的家鄉接待聯想的全球重要客戶,“因為奧運會期間,客房和門票都是非常緊張的資源,哪些國家的客戶喜歡看什么樣的表演,這需要有非常準確的了解,所以這將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項目”;
第四,全球“冠軍計劃”,打算簽約一些知名度高而且健康的運動員,在不同的國家成為聯想品牌的代表,讓他們在奧運會的表現和他們的精神能夠代表聯想。
《中國經濟周刊》:聯想在實施此次奧運戰略上,計劃投資額大致為多少?預期回報如何?
聯想:聯想對奧運戰略的投資包括兩個部分,作為TOP的贊助投入和配套的傳播投入。國際上的慣例,這二者之間的比例大約是1比4、1比5左右。
對于奧運這樣一個全球最大的品牌和推廣平臺,聯想可以從中獲得有形和無形的回報。有形的回報表現在,作為奧運TOP,給聯想在銷售方面帶來的直接提升;無形的匯報包括,對聯想在全球范圍內品牌的推廣和提升,對聯想員工士氣的鼓舞,以及奧運所帶來的建設客戶關系的機會等等。
據《中國經濟周刊》的了解,普遍認為目前“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的門檻在6500萬美元左右,依此估算,聯想這場奧運大戲的手筆將為數億美元。
這意味著聯想導演的絕對是一部大片,這大片是否好看,是否叫座,充滿懸念但又似乎并不重要,因為這部大片的本身就決定了它一定是萬眾矚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