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餐飲爭180億奧運大單 中餐企業毫不示弱 隨著2008北京奧運日益臨近,圍繞各個行業的奧運之戰悄然上演。
前不久,“2008北京奧運會推薦食譜菜品展”在西安落幕,46家中餐餐飲企業獲獎。此次菜品展透露出一個信息:盡管洋快餐麥當勞已經成為北京奧運會合作伙伴,但奧運商機同樣讓中餐企業感到心跳,面對洋快餐的雄厚實力,中餐企業也毫不示弱。圍繞奧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餐飲業拉開帷幕。
據統計,在3000億元人民幣的奧運需求中,有60%將轉化為消費資金,其中800億至900億元的現實購買力中,至少有20%會成為餐飲消費。這樣算來,奧運會帶給北京餐飲企業的是約180億元的增量市場。
據專家分析,奧運對餐飲的商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奧運會間接推動的餐飲消費,這將使在核心商圈擁有店面資源、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餐飲企業受益;另一部分是奧運場館、奧運村、媒體村的供餐服務。據稱,僅奧運村預計就有28萬注冊人員及700萬人次觀眾,這批人將持續60天在那里用餐。北京奧組委將對此供餐服務進行公開招標,但相關負責人表示,西餐將占到市場份額的70%。
細心的人們也許會注意到,在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網頁上的黃色“M”符號,麥當勞已經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合作伙伴。這也意味著2008年奧運會給餐飲業界的推廣資源為麥當勞獨家所有。
近日,中式快餐“真功夫”全國第151家分店落戶北京新世界商場。面對奧運盛宴,真功夫的高調開業成為中餐餐飲企業虎視奧運商機的最好注腳。
據了解,在“2008北京奧運會推薦食譜菜品展”上,真功夫憑借其“標準化”一舉奪得金獎。真功夫全球華人餐飲連鎖總裁蔡達標透露,真功夫在北京市場經過一年適應期后,將提速擴張,以爭奪奧運餐飲服務的市場份額。
由此可見,盡管奧運餐飲商機巨大,但因為半壁以上的市場已被西餐占據,本土餐飲的競爭會更加激烈。這就不難理解,之前中國烹飪協會組織全國餐飲行業奧運工作動員會后,報名角逐“2008北京奧運會推薦食譜菜品展”的企業為何不計其數。
盡管洋快餐在中國的發展逐漸本土化,然而,在北京奧運這個家門口的大型盛會上,誰來“掌勺”仍是中國餐飲業界難解的情結。
專家表示,近幾年雖然中式快餐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仍然處在與洋快餐的激烈競爭中,另一方面,作為“慢”餐的中餐如果欲吸引更多的奧運游客,可能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北京奧運會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蔡同一分析,奧運村運動員的菜譜中肯定少不了中餐的菜品,比如準備兩萬只烤鴨讓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品嘗,但是洋快餐和西餐也會占相當的比重,這主要是因為中餐菜譜比較復雜,輔料又太豐富,同時很多是手工制作,又沒有標準化,食品安全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安全控制不好操作是制約更多的中餐進入奧運賽事菜譜的重要因素。
蔡達標表示,真功夫已實現了“不需要廚師”、“80秒取餐”、“千份快餐同一品質”,并有全國連鎖成功擴張經驗,與洋快餐完全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蔡達標還透露,真功夫將啟動內地上市計劃,目前已與海外和內地兩家投資機構達成協議。據悉,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真功夫新增店面數超過了50家。對于快速擴張的資金,蔡達標向記者表示,一方面公司本身的快速發展也有良好的現金流,另一方面兩年前公司就考慮吸納風險投資。目前海外和國內各有一家知名投資機構與真功夫達成初步協議,初期將有3億元資金投入真功夫。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馬蘭拉面、麗華快餐等中式快餐在標準化上也有很大突破。麗華快餐公司在今年還投資近600萬元在北京市區內建兩家快餐生產工廠,屆時單班將生產1萬份快餐供應京城市場,最大供應量將達到3萬份。
中國快餐聯盟的專家表示,中式快餐業的領導品牌近年發展迅速,與洋快餐相差無幾,能夠保證供餐食品安全及標準化。同時,與洋快餐相比較,中餐的五谷雜糧、葷素搭配將凸顯營養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