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商機為北京中小流通企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占企業總數的99%,吸納80%的就業人員,實現社會零售總額的67%……中小流通企業在北京流通領域的重要份量已毋庸置疑。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面對融資難、服務體系不完善,信息渠道不暢通,信用體系不健全等制約因素,但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所帶來的巨大商機,或將給這支重要的流通生力軍注入全面提升的強心劑。
借勢奧運發展 “中小流通企業是促進商業繁榮的重要力量,首都流通現代化建設需要它們參與,奧運會籌辦工作更需要它們的貢獻。”北京市商務局局長盧彥11月29日在北京中小流通企業服務年會上指出,緊抓奧運機遇,中小流通企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為了確保商業服務業籌辦奧運工作任務的完成,目前北京市商務局已協調有關部門制訂了相關的政策,包括扶持有特色餐飲企業規范發展及其評選工作,重點商業街區整體改造,老字號創新,社區連鎖、超市便利店、配送菜店,規范社區菜市場建設,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刷卡消費無障礙建設等眾多內容。
盧彥介紹,商務領域需重點推進的工作都配合了相關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都將是參與奧運籌備的企業。
抓住機遇,企業不但能在政策扶持方面獲得更大力度的支持,還能實現自我提升發展。在奧運籌備工作中,企業會按照相關的經營規范和標準,調整經營流程,加強商品促銷和質量管理,改善消費環境,實現自我提升。同時,奧運會期間,北京市商聯會、市餐飲協會等中介組織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特色商店的評選工作,對獲得特色店的商戶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把握好機會,企業就能在更大的平臺上展示自己。
一年來,在商務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的鼓勵引導下,北京市的中小流通企業已經積極參與到奧運籌辦工作中。統計顯示,近萬家中小企業參與了社區商業示范的創業和特色餐飲、特色商店的評選。眾多的中小企業為農村流通現代化體系的建設做出了貢獻。老字號企業也調整發展戰略,在傳承和創新中求發展。為迎接奧運的召開,全市商業服務業共有6.1萬名一線員工參與了崗位技能培訓,2.4萬人接受了英語培訓,1.75萬人接受了手語普及性的培訓。
服務政策助力
在奧運商機的推動下,北京多方聯動為中小流通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氛圍也已日漸濃厚。近年來,從完善政策措施和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入手,北京采取了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提高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北京政府部門協調引導,依托網絡資源搭建了中小流通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通過網上貸款申報系統,促進企業與銀行需求的對接,拓寬了融資渠道,擴大了貸款規模,初步建立了方便快捷的貸款綠色通道。目前,北京銀行與北京農商行已協定在未來分別向北京市的中小企業新增貸款規模增加600億元。在擔保方面,今年以來,依托融資服務平臺,北京中小企業已獲得的新增貸款已超過100億元。最短的貸款審批時間僅為7天。北京相關部門正研究建立中小企業上市培育體系,希望借助國內外資本市場解決企業直接融資的困境。
同時,北京市政府還清理了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律,在創業管理和信息服務方面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培訓和指導,并借助行業協會與中小企業的溝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北京市發改委委員張燕友告訴記者,近期北京首次制訂的“十一五”時期《中小企業的發展規劃》將頒布實施,為今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供系統指導。
面對如此機遇,盧彥希望中小企業規范自身的經營行為和服務禮儀,在大中型商場盡可能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實現語言交流和刷卡無障礙,提高消費便利程度。在硬件條件無法迅速地大幅度調整之前,著力改善軟環境,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設計,提高服務水平。借助2008年奧運,贏得自身最佳發展機會,提升首都商業服務業的整體水平。
本報記者 湯莉 實習生 劉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