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胡總監不顧別人反對,以不稱職為借口撤了A的職,并將其派到公司設在江蘇的一個分公司做銷售代表。臨行之前,胡總監還假惺惺地為A舉辦了一個小范圍的歡送宴會,對A說:“江蘇某地市場潛力巨大,只有派你去,我才最放心。”其實大家心知肚明,A此次去只是一個基層銷售員,無職無權。然而,A對此毫不介意,依然談笑風生。大家都很奇怪A為什么不辭職,沒有人知道,他正在醞釀一個秘密計劃。
幾個月后,A出版了一本書,是專門研究IT企業如何失敗的,明白人一看就知道,這本書是以A工作過的這家公司為案例模板的。隨后,A辭了職,到一家管理咨詢公司擔任市場總監,一年后他創辦了屬于自己的網絡公司。A辭職后沒多久,營銷部的骨干紛紛跳槽,公司的年度業績跌入歷史低谷。而這一切都是在胡總監的“苦心經營”下造成的,老板這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撤了胡總監的職,但為時已晚,公司終因錯過了最佳發展機會,只能艱難地維持著。
好馬往往是烈馬
中國有句古話:好馬往往是烈馬。講的就是奴才聽話沒本事,人才有本事難駕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總是奴才得勢的時候多,人才在一些關鍵時期起過重要作用,但多數情況下失勢,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正是由于老板們的“朱元璋綜合征”在作祟。
創業時期或當事業發展不順利時,企業需要人才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然而一旦大功告成,老板就會逐漸嫌棄起人才來,認為他們個性獨立、性格倔強,無法接受他們的犯上直諫,于是往往導演出一幕幕“卸磨殺驢”的悲劇來。
尤其是目前的企業營銷界,可以說是人才濟濟,然而真正得到老板肯定并得以施展抱負的卻寥寥無幾。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因為優秀的營銷人員往往有個性,不愿意受條條框框的束縛,敢于對老板說不,因此被老板視為目中無人;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部分老板管理方式粗暴,缺乏駕馭人才的技巧,習慣于下命令,容易讓人才產生抵觸情緒。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駕馭優秀的營銷人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