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是一個靠海的小鎮。這里遍地都是鞋業作坊,丁志忠就在這里土生土長。“安踏做大了,丁志忠也不好見到了。”一位1983年就開始做運動服裝的石獅商人說。他的“豪健”牌運動服裝每年銷售額大約是1個億。
丁志忠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鞋王,卻并沒有成為當地鞋業協會的會長。“他骨子里有一種霸氣,不好打交道。”一位當地媒體記者說。據當地人說,如果是一件自己不想做而又不能不做的事情,晉江另一位鞋業老板——特步創始人丁水波會選擇去做,而丁志忠則會干脆地予以拒絕。 也許正因為此,2006年泉州市(晉江隸屬泉州市)評選鞋業協會會長,最終坐上這個位子的是丁水波。
“希望像別人一樣有錢買摩托車”
丁志忠從小在制鞋作坊里長大。后來他回憶說,希望像別人一樣有錢買摩托車,是他最初的經商動力。
他所在的福建晉江陳埭鎮是一個容易萌生商業細胞的地方,1980年代初,晉江陳埭鎮就已經興起了一批制鞋作坊。1991年前后,當地農民丁和木變賣了家里的谷子、雞、鴨等一切可以換錢的東西,并在族親資助下,籌集到五六萬元錢,創辦了一家制鞋作坊,便是安踏的前身。
據安踏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早在1987年前后,丁和木就給了兒子丁志忠1萬元錢,以及600雙從陳埭各個制鞋作坊里買來的鞋,讓他托運到北京銷售。這時,丁志忠才17歲,初中還未畢業。他在北京最主要的一些商場開設了晉江鞋專柜,生意很火爆。據說,丁志忠從這時起開始有了營銷意識,他學會研究消費者類型。
據一位熟悉安踏的人士說,丁志忠是1994年帶著北京賺到的20萬元回到晉江。1994年,在換了幾個廠名以后,丁家父子決定將廠名和產品品牌統一為“安踏”。據丁和木回憶,這個品牌含有“安心創業,腳踏實地”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