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網發現新商機
鄭德林上網開店純屬偶然。盛泰使用的是一種臺灣產的設備,設備一壞就要遠赴上海、廣州等地找配件。2005年下半年的一天,鄭德林試著在網上找配件,居然在阿里巴巴上找到了,大大節約了費用。
看著網上眼花繚亂的產品,他試著輸入“塑料餐具”,只出現了十幾家,生產發泡餐具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我就想,我的快餐盒也許可以掛在網上試試,正好阿里巴巴又提供一年免費服務”。
2005年下半年,網店開張兩個月后,鄭德林接到第一筆生意。這是一位天津客戶,在網上交流了兩天,價格、包裝、付款方式等都談好了。到第三天,客戶打來電話,要求鄭德林先寄樣品。“對于沒打過交道的人,人們確實很難互相信任。”鄭德林立即按對方的要求寄了樣品。兩天后,鄭德林賣出一車大號餐盒,價值約2萬元。
“在網上尋盤的人很多,有時同時會有十來個客戶找上門來,案頭工作一定要準備充足。”鄭德林現在談起網絡,已頭頭是道。他還解釋,所謂尋盤,是指客人在網上到你的店鋪詢問價格。
為了應付活躍的網絡客戶,鄭德林做了份詳細的文件夾,產品的圖片資料、報價表、規格、型號、用途等都做好,確保在一分鐘之內回復客戶的提問。
》》遭遇網絡騙子
上網開店不久,鄭德林就遇到了網絡騙子。
2006年4月,自稱西安鐵路局采購員的人找到鄭德林,聲稱一個月需要近五千件貨,總價值超過10萬元。這個大單讓鄭興奮不已。
經過兩天的交流后,對方邀請他帶著樣品到西安簽合同。鄭德林興沖沖趕到西安,還先在合同上簽了字,對方卻遲遲不肯簽字,還不停地暗示要他請客吃飯送禮。拖了兩天,鄭德林只好先回到沙洋。
月底,對方又在網上留言,說要到沙洋考察工廠,讓鄭德林匯2000元路費。鄭德林不愿放棄這個機會,“但是,錢匯過去后,對方音訊全無,連手機號也換了。”這時,鄭德林才肯相信被騙了。
損失了四五千塊錢,卻買來了教訓。現在,凡是聲稱大訂單,要求去當地簽合同的,鄭德林一般都會婉言拒絕,讓對方先匯錢來買樣品,滿意后再談見面。
“網絡上找客戶,可大大節約業務開銷。”鄭德林粗略算了一筆賬,未開網店之前,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跑業務,雖然客戶都在湖北、湖南、河南,但出去一趟,請客吃飯住宿,少說也得一兩千塊。網上談生意,這筆開銷就省了。現在,他已將老客戶都轉入網絡,要貨,直接上網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