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能否撬動中國北方經濟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初看濱海,濱海新區是中國第三個增長極。日前,中國第一個產業投資基金試點——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獲得國務院批準并落戶濱海,總規模為200億元。但濱海新區的發展并不僅僅是資金問題。種種跡象表明,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面臨著整體的新舊更替,甚至是一次歷史性的產業脫胎換骨
□本報記者 徐奎松/文
9月12日,濱海高新區副主任劉力一行造訪北京中關村管委會,拜會中關村管委會主任戴衛。劉力的目的很是明顯,除了“來學習中關村先進經驗”,可能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北京的科技資源”。按照科技部和天津市的定位,濱海高新區的目標是,成為“成果轉化機構的聚集地”,成為“最具活力創新機制的基地”。
劉力的想法是,“中關村的企業向外擴張應該是個客觀規律,這樣的趨勢已經形成。我們的想法是能否主動做些銜接,企業將研發和大本營放在北京,產業化生產放在濱海,京津兩地實現互動和互補。”
國家金融政策的傾斜,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一個以產業投資基金為龍頭的金融發祥地即將誕生;另一方面,濱海新區的產業集群會以很快的速度發展起來,成為繼深圳和上海浦東之后的另一顆明珠——北方經濟明珠。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為此給濱海新區定性為“第三增長極”。
種種跡象表明,天津濱海新區的產業發展面臨著整體的新舊更替,甚至是一次歷史性的產業脫胎換骨。那么,產業投資基金和金融體系在濱海新區如何建立?由此能不能高質高量地催生整個產業鏈的崛起?濱海新區地位的提升配之以什么樣的產業鏈最相適宜?
最終目的是為企業服務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把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列入國家整體發展規劃。2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國務院關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濱海新區成為上海浦東新區之后中國第二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6年9月,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與金融改革創新高峰會上表示,銀監會積極支持濱海新區完善金融體系建設,建立門類、功能齊全、結構優化、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組織體系。
建立一套規范的金融體系,最終目的是為相關產業和企業服務。一點也不夸張地說,天津濱海新區的產業未來如何走勢,從低端一下子提升到一個相當高的層次,成為產業界尤其是具有一定競爭能力企業的關注焦點。低廉的土地成本、產業優惠政策以及金融產業聚集三大優勢,是企業大顯身手的最佳舞臺。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在2004年至2005年期間,是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單位組成的天津濱海聯合調查課題組組長。9月17日,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天津濱海新區被國務院批準為綜合改革實驗區,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金融領域要做更大的突破。這個突破有兩點:一是金融產業的發展,因為產業需要金融服務,尤其是外向型的產業,比如說將來要搞國際物流中心和自由貿易保稅港。二是促進為中國與外國的企業服務,為產業的發展提供最好的金融服務。我們國家的金融體制改革需要進一步突破,比如說,民營經濟的組建、外國企業的進入、離岸金融的發展,還有幾個金融工具的創新,這些都需要進行試點的突破。所以,這次規劃的金融實驗對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發展很重要。
天津市市長戴相龍在出席2006第三屆國際金融論壇年會時透露,現在天津市的目標是建立與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和金融改革創新基地。“這句話我想了很久”,事實上,金融中心在定義上有著許多的要求,包括繁多的金融品種、巨大的交易量、低廉的交易成本和快速的交易行為。
據肖金成介紹天津濱海新區的設立是在上個世紀1993年,包括塘沽、大港和漢沽三個行政區與天津經濟開發區、天津保稅區和天津港三個工業區,還包括海河下游工業區,總面積是2270平方公里,范圍比較大。在這10多年發展過程中,發展速度也比較快,2005年的GDP已經占據了天津市的半壁江山。從這個速度看,濱海的產業發展比較快,也聚集了天津的骨干企業,像石油化工、IT產業、信息通訊產業、汽車以及裝配工業、醫藥、高科技產業、物流服務業、鋼管鋼廠、堿廠、摩托羅拉和康師傅等國內外的大型企業,還有一些大的企業將繼續投資。未來,產業發展可能將大量的集中,產業規模很大和發展速度很快。
濱海因為是天津市的一個大行政區,肖金成說,所以,過去銀行在濱海的級別比較低、規模不大、決策能力較弱。隨著現在濱海產業經濟的發展,就要提高金融在這里的決策層次,達到決策快速地能為當地的產業服務。根據WTO協議,2006年我們要開放一部分金融市場。那么,濱海新區面臨的問題是,外資企業來了怎么辦?如何與中國的金融企業合作與競爭?我們現在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這就需要一個磨合的空間。從政策方面看,國務院在今年6月下發了《關于促進濱海經濟開發開放的意見》,在意見里給外資金融機構很多的優惠政策。
在對濱海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上、稅收優惠方面、建立自由貿易港、保稅港賦予了先行先試的職權。這四大方面與上海浦東具有了同等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的力度比較大。另外,對天津濱海賦予了很高的地位,中國改革實驗區第一家是上海浦東,濱海即是第二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