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房山區食用菌發展綱要
2005年,北京市科委批準實施“食用菌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重大項目后,房山區制定了“房山區食用菌發展綱要”。其發展目標是:“建設一條產業鏈,強化兩個保障,構建兩個支撐,完善三個體系”。
一條產業鏈:建設集菌種研發、試驗、示范、推廣及菌袋生產、標準化反季節生產、工廠化周年生產、產品深加工、物流配送、廢料綜合處理、科技服務體系于一體的產業鏈。
兩個保障:組織保障,成立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區政府主管農業領導任組長,把區發改委、農委、科委、財政、種植中心等涉農部門聯合起來,制定政策、落實規劃、組織實施。成立房山區食用菌產業協會,服務于生產、技術、銷售各個環節;政策保障,由農委牽頭,制定產業發展相關的人才技術引進、質量認證、企業升級達標、打造品牌、知識產權保護等扶持、獎勵政策。
兩個支撐:科技支撐,加強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北京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重點在菌種選育、安全高效栽培技術、加工工藝流程等方面提供技術保障。構建食用菌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建立食用菌培訓中心、信息中心,完善區、鄉、村三級服務體系;資金支撐,房山區食用菌產業化的發展要達到預期目標,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區政府每年從財政撥出專項資金,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同時積極爭取市級、國家級財政支持,做到?顚S。加強銀農合作,優先支持產業鏈建設中的重點項目。
三個體系:市場體系,建設食用菌專業批發市場,培育食用菌物流企業,打造食用菌網上交易平臺,扶持產業發展營銷大戶和經紀人,積極向食用菌期貨交易方向發展;產品檢測、監測體系,建立食用菌產品檢測監測體系,保證食用菌生產從環境、水源、菌種、操作規程、加工、包裝整個過程達到無公害標準,實現食用菌從生產到餐桌的全程監控;風險保障體系,政府及生產者每年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建立產業發展風險基金,保障生產者遇到自然災害時給予適當補償,降低災害損失。
“食用菌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
三個子課題
食用菌品種選育及安全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該課題主要針對食用菌產業在優良品種、安全高效技術及技術轉化等方面的不足,選育有市場潛力、適宜當地栽培的品種,研究綠色安全、林地生產、工廠化栽培、廢料再利用等技術,建設食用菌優良品種及安全高效技術轉化展示平臺。
食用菌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該課題針對食用菌產業發展對服務的需求,通過建立食用菌產業技術培訓體系、產品配送體系、食用菌信息服務平臺,包括成立房山區食用菌產業協會、組建食用菌產業集團、培養食用菌專業人才和食用菌技術工人、開展對農民系統的培訓等措施,建立一個服務主體多元化、功能完備、運行規范、以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為核心的開放式的食用菌產業科技服務體系。
出口中高檔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及產業化開發
該課題的重點是培育龍頭企業的科研開發能力,提高其出口創匯水平及產業帶動能力。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使全區食用菌出口率由15%提高到25%,中高檔工廠化食用菌的出口率達到80%以上,以白靈菇為主的高檔菇工廠化食用菌生產量占全國的30%以上;在食用菌知識產權方面實現突破,工廠化中高檔食用菌生產、栽培工藝技術領先于國內、國際同行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