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高交會
觀察眼
“目前中小科技型企業成長的早期被關注、支持的太少,我認為這是中國自主創新不足的重要原因!眹铱萍疾炕鹁嬷行呢撠熑肆汗鹪诟呓粫陂g召開的“中國在贏·中國
創業投資配套政策高層論壇”上把這種情況稱為創新的“早端”缺血,他透露國家有關部門將會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創投資本關注“早端”。而本屆高交會首次設立個人技術創新展則是從制度與實踐層面上體現對另一種“早端缺血”的認識。可以說,關注“早端”成為本屆高交會在科技商業化話題上的一大亮點。
民間科技首次得到重視
15日,本屆高交會的個人技術創新展召開成交情況說明會宣布,參展的51項個人創新項目中已有3個項目與投資商簽訂合作意向:安徽的秦杰以其個人創新成果“新生兒聲份證——基音卡”與美國華納國際投資集團達成1500萬美元的合作協議;李雪濤以“竹營養素、竹類黃酮、竹類多糖”項目與美國GoldenBasin公司達成合作協議;來自深圳的劉江海與深圳市英蓓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數據加密操作系統”達成15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意向。此外,一項叫“輸液報警器”的個人發明技術也吸引了眾多投資商,其發明人鄧勇將在廣西召開投資商競標會,選取合作者。
據中國發明協會秘書長鹿大漢介紹,目前國內的創新力量中,除了以企業、科學家為主的正規軍外,還有一個龐大的民間個人發明者群體。這個群體的實力同樣雄厚。根據相關統計,1985年—2004年,在全國的專利申請中,有64%來自民間發明,獲得批準的專利有62%是民間發明。但是這一自主創新的“早端”卻因為缺乏渠道而長期同資本隔絕。由于長期的資金不足,這些創新技術難以轉化成產品使其商業化,同時也限制了民間創新力量進一步的壯大。
本屆高交會個人技術創新展向民間發明免費開放,使得民間發明和資本之間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并結成了第一批“果實”。有業內人士稱第八屆高交會將成為標志著民間創新力量崛起的紀念碑。
業界呼吁創投業多關注“早端”
無獨有偶。同樣是關注“早端”,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人梁桂則呼吁創業投資資本應多關注那些剛剛成立的中小型科技型企業,使其擁有的技術盡快商業化,更好地進入市場,“目前國內創投企業不愿投資種子期企業(早端),而是扎堆地去投資已經處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晚端)!彼15日召開的“中國在贏·中國創業投資配套政策高層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認為,創投業的不足、特別是“早端”的嚴重缺血,正是中國自主創新不足的關鍵原因,國家必須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多關注“早端”,成為扶持種子期企業的“天使資金”。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充分認識支持“早端”的重要性,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人梁桂表示,科技部正在研究出臺“科技中小型企業創業投資資金”,初步設想凡是接受該資金扶持的創投企業,必須將四成以上的資金投入到種子期高科技企業,并考慮一旦所投企業出現破產,國家資金將“身先士卒”補損。
好消息不止于此。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副司長郭向軍也在15日的論壇上稱,各級財政均可出資成立的“創業投資政策引導基金”,將不直接參與投資,主要目的是鼓勵創業投資企業投資處于早期及成長期的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梢灶A見,在不遠的將來,各方的關注與支持將給創新的“早端”注入強勁的動力,打通自主創新鏈條的“經脈”,從而徹底激活中國自主創新活動的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