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東新區法院判決上海某在校大學生萍萍侵權,賠償人民幣近10萬元,原因在于,萍萍未經允許轉載中國知網的論文摘要,侵犯了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的著作權。
這一案件從側面反映了我國網絡版權意識在很多網民中仍舊十分淡薄,案件結果不僅為廣大網民敲響了侵權的警鐘,同時預示著我國網絡維權之路依舊漫長。
創業成果卻“侵權”
今年年初,中國知網偶然間發現一家名為“蜂巢網”的網站的經營項目和自己的網站出奇雷同,而該網站是我國最權威的學術論文數據庫之一,網站擁有的《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收錄了全國300多家學校的論文10萬多篇。
據知網人士介紹,“蜂巢網網站的論文按五個大專題、157個小專題進行分類,共提供論文全文66926篇,其中99.7%的論文都是我們數據庫中的,連題錄摘要都是全文照抄的。”
“蜂巢網”的主人是誰?它又是如何獲得這些論文的呢?經過追查,這個新興網站是本市一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成果”。
現年20歲的萍萍發現,中國知網上的學術論文價格較為低廉,如果能先獲得論文的所有權,再高價賣出,便可獲得不菲的差價。從開業一年半時間內,通過轉賣論文,她已經獲利了1.6萬余元凈利潤。
“購買論文的使用權并不代表可以任意復制轉載,蜂巢網未經許可,復制發行我們的數據庫作品,嚴重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知網人表示,于是,論文的“宿主”——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將萍萍告上法院,要求索賠30萬元。
轉載摘要是否侵權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是否享有作為匯編作品的著作權?萍萍轉載免費閱讀的論文題錄摘要是否侵犯著作權?
原告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的代理律師表示,“原告從數百萬篇論文中選出優秀論文十萬余篇,并根據每篇論文制作了題錄摘要,題錄摘要中的內容也經過挑選并增加了檢索項形成的,因此每篇論文的題錄摘要構成一個匯編作品,論文及論文摘要構成了原告數據庫的內容,它們都享有著作權,受法律保護。”
對于自己轉賣論文被指侵權,萍萍也顯得很委屈。“我出資購買論文,然后出售,這個過程只是轉讓了論文的使用權,并無違法行為。”萍萍表示,“其次我選用的論文題錄摘要都是網站上免費提供的,任何人都可以閱讀。我只是將免費資源轉載。如果題錄摘要有著作權也是屬于論文作者的,并不能構成對這個數據庫所有者的侵權。”
法院最終判定,萍萍賠償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經濟損失費、案件受理費、財產保全費合計人民幣9.6萬元。
網絡維權任重道遠
其實,互聯網上侵犯版權的事件屢見不鮮。很多人一直認為,只要不是反動的、色情的、暴力的、抄襲的,互聯網上就不存在什么違法的問題。正是這種淡薄的網絡版權意識令網絡侵權事件不斷增多。
隨著網絡轉載內容的日益豐富,網絡維權的難度也進一步提高。萍萍轉載題錄摘要的依據在于這些是“免費午餐”,人人都可以閱讀,但人人可閱讀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轉載和使用包含著制作者、編輯者心血的作品。網絡的魅力在于共享,但維護網絡秩序,保護作者和編者的權益,也是網絡維權的重中之重。
(文中姓名皆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