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政策走向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許多企業據此調整了發展戰略和計劃,動畫片在去年產量比2004年翻了一番的情況下,今年前8個月的產量超過5萬分鐘。初步擺脫模仿痕跡、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的新漫畫期刊、圖書和漫畫家快速成長,《漫畫世界》、《漫友》等雜志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漫畫版《水滸傳》與《西游記》陸續在國外出版,一批新老漫畫作品走出國門贏得市場。動漫教育和人才培養、動漫產業基地建設、動漫國際交流等都駛入快車道。但是,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之間還有很大差距,在原創能力、人才、技術、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體制等方面,還沒有出現根本改觀。用5至10年時間躋身世界動漫大國和強國行列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正確認識政府與市場的作用,發揮兩個積極性
國家扶持政策引發了各地和產業界的高漲熱情,產業發展的道路和方式問題再次引人注目。一是“圈地運動”,有的地區不顧當地經濟和文化產業現狀,簡單地“圈一塊地,蓋一棟樓,掛一個牌”,政府很積極,企業不看好。動漫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是人才、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不能按照一般發展經濟的模式來搞,讓房地產開路或給房地產開路,其實是忽視了自身特性。二是展會熱,僅今年國慶期間就有十多個城市舉辦了動漫展覽會,雖然具有普及推廣的意義,但一些展會內容單薄缺乏特色,反倒讓觀眾感到失望。這兩種情況的問題主要是對產業發展的獨特性、基礎條件和風險估計不足,勢必難以持久和取得實效。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發展文化產業,政府和政策扶持的確很重要,但前提是要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的關系。應該是政府起推動和引導作用,企業和市場起主導作用。企業能做的行業不做,行業能做的政府不做;地方政府能做的,中央政府不做。反過來說就是,企業和行業做不了的,政府應當做。讓市場和政府兩只手都到位而不越位。在發展動漫上,由于贏利需要面向全國市場乃至國際市場,所以國家的宏觀政策和整體市場環境最為重要,要統籌協調,打破體制、行業和地區壁壘,形成有序競爭的產業格局,不搞部門和地區平衡。其次,地方政府可以立足地方產業資源優勢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和扶持企業創業和發展。
構建相互支撐的動漫產業鏈,鼓勵支持原創
32號文件對動漫產業的定義是: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可見動漫產品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有多種載體或表現平臺,綜合起來看,動漫產業鏈大體上有四個環節,漫畫(圖書、報刊)、動畫(電影、電視、音像制品)以及舞臺劇和網絡動漫。漫畫創作是產業的基礎,影視動漫是產業的主體,動漫舞臺劇是產業的延展和提升,網絡動漫是產業的前鋒,具有拉動和整合作用。此外,還有游戲、玩具等周邊產品開發。這幾個環節是相互依存、互為拉動的關系。美日等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我國由于發展晚,以及受認識問題和行政分割等影響,動漫產業還未形成完整和良好的產業鏈,面臨不少困難。
支持原創首先應當支持漫畫創作。國際經驗顯示,漫畫是動漫形象的源頭和動畫成敗的試金石。我國卻對此不夠重視。一項動漫投資顯示,95%的資金投向了動畫,其他環節資金明顯不足。今年9月文化部在北京召開的漫畫創作與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和漫畫界一致認為應當重視漫畫在動漫產業鏈中的基礎性作用,盡快解決漫畫期刊嚴重不足的瓶頸問題,為漫畫家的成長創造市場環境;加強人才培養中漫畫教育的比重,提高從業人員文化藝術素養;加大國家資金對漫畫創作和推廣的投入,扶持若干個漫畫產業龍頭企業,夯實原創基礎,改變有“動”無“漫”,重“動”輕“漫”的現象;提高電視動畫片的制作質量和播出價格;動員著名導演和制作人員加盟,集中優勢力量在動畫電影的制作和發行上取得突破,提升中國動漫的人氣和信心;大力支持網絡動漫的發展,拓展產業空間。
檢驗動漫大國和強國的標準是什么?是大量優秀的原創產品的生產和傳播。這就是資金使用的重點。因此,我國在操作過程中要確立以項目拉動創意研發、傳播、技術進步和人才培養,從而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聚集,推動產學研有機結合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有限財政資金的政策拉動效應。在5到10年內,重點扶持200個左右各類原創動漫項目,包括各類題材、品種。這些項目可由企業自主申報,建立健全專家咨詢、政府決策的立項機制,以及項目預算的編制與評審制度,經專家論證,聯席會議審定,可得到財政資金支持其開發和市場推廣。在學歷人才培養上,主要發揮市場作用,中央財政資金適當支持教材開發、師資培訓,鼓勵和支持企業培養創意團隊和骨干力量,組織高端人才的國內外培訓和研討。一句話,就是要讓各種力量、各個環節都圍繞企業原創這個中心服務,將國家政策的好處落實到原創企業頭上,落實到原創產品上。
科學對待民族與世界的關系,在開放與交流中實現民族文化的主體性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依據各自管理職責批準設立了20多個各類與動漫有關的基地,包括園區型和企業型基地。有的初步形成了扶持產業發展的制度和環境,對推動動漫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對享受國家動漫產業政策的國家動漫產業基地,采取地方自建、國家認定方式,符合條件的聯席會議都可以認定,以實績論英雄。在建設上要優先與高新技術開發區、軟件園區和文化產業基地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技術、服務、場所等條件。集人才教育與培訓、技術研發與服務、龍頭企業集約發展、中小型企業孵化以及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等多功能一體。中央財政資金在基地建設上不應也不可能投入太多,主要用于支持公共技術平臺建設。應當看到,政策扶持的基地只是產業發展一定階段的產物,在早期需要特殊政策扶持,以拉動行業發展,經過一段時間,企業壯大了,行業成熟了,就要打破基地圍墻走向市場平等競爭。所以基地是暫時的,企業才是長久的。
發展動漫產業政策措施的核心是要提高原創水平,增強我國動漫產業自主良性發展的能力。要扶持和倡導動漫產業走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相結合的原創之路,打造中國形象的動漫品牌。正確處理好原創與進口的關系,標準就是是否有利于我國動漫產業的健康發展,使扶持原創與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相輔相成。要積極引進國外的優秀動漫作品,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公眾的消費興趣和欣賞能力,并借鑒其發展經驗。以開放的心態對待世界各國的優秀動漫產品,有選擇地引進一批代表其他國家的動漫精品來豐富我國的動漫品種、門類。同時加強對引進動漫產品的審查,確保其內容積極健康和我國文化產業的安全。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建立健全動漫產業海外服務支撐體系,支持我國動漫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有組織地開展國際人才培訓與交流,培育高端創意人才,在國際交流、合作、競爭中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