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集市平臺 網絡為二手車帶來巨大商機 “汽車的保有量增大,用戶多了以后,二手車肯定也很多。我是憑市場感覺走的。”談起當初為何會瞄上二手車,273中國二手車交易網總裁鄧衍朗這樣告訴《財經時報》記者。
鄧衍朗憑感覺決定了自己的事業,而且還做得很成功,273自今年8月進入北京后,已連開6家連鎖店,并開創了二手車交易的全新模式。
聽上去這二手車生意也太好做了。然而,當一組相關的數據擺在面前后,記者不得不信服。根據有關統計,今年10月份,北京市二手車交易量首次超過新車銷量,達30920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1倍。
這個數字,是眼下二手車車商們歡欣鼓舞的原因所在,也是鄧衍朗成功的基石。
模式變遷
今年二手車市場的火熱,讓廠商對門庭冷落的以舊換新業務再次燃起新的希望。
早在2002年9月,上海通用首次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授權當地有條件的經銷商推出汽車置換業務。此后,各大車商都認為找到了新的市場機會,上海大眾、一汽-大眾、東風雪鐵龍、北京現代等也開始風風火火地推廣自己的新業務。
只是,消費者對這種轉換似乎還沒有太適應。張先生經營著一家二手車經紀公司,其業務沒有因為廠商和4S店開設的置換服務受到影響。他的看法是,傳統的交易市場仍然處于主體地位,“這從那些4S店的二手車經營慘淡就能看出來。”
《財經時報》記者從一位4S店經營者那里了解到,該店開設二手車置換業務后,前來咨詢的人比較多,但成交的交易卻沒發生幾次。令他不理解的是,多數買舊車的人還是選擇去了舊車市場。
上世紀80年代成立的北京舊機動車交易市場、2000年成立的北京中聯汽車交易市場,是二手車行業的開山鼻祖。這里匯聚了大量二手車販子和經紀公司,占據了絕大部分北京二手車的交易份額。
今年,一些二手車連鎖店陸續加入到二手車的交易競爭中。與其他模式不同的是,這些連鎖店皆以網絡為依托,近50%的客戶來源于這家273中國二手車交易網。
平臺聚合
為何二手車經營與網絡一結合,就產生如此大的能量?
據有關人士分析,一是二手車市場的空間確實很大。據專家預測,中國二手車交易量2010年將超過400萬輛,交易金額將超過1400億元。即使僅從1400億元的蛋糕中分得很小的份額,其規模也相當可觀。如此大的空間與沒有界域限制的網絡結合,使兩者特有的優勢達到了互補和發揮。
二是二手車的特點更適合網絡交易。二手車是散戶居多,買賣雙方都分散在人群中,即買家和賣家都不固定,雙方難以尋找到適當的接合點。而網絡能產生聚合作用,把這些散落的資源集中到一個點上,建立起一個類似于集市的平臺。
以273為例,這是全國第一家采取連鎖方式經營二手車業務的企業。通過網絡匯集人氣,再將賣家和買家介紹到其線下連鎖店中,使得交易量和成交率都有明顯提高。
前幾年,國內沒有專門的二手車網站,二手車信息只散見于一些論壇或綜合性網站。隨著易趣、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網站日趨火熱,一些人開始把電子商務引入到二手車行業。
鄧衍朗就是這時看到了商機,他放棄了讓人羨慕的律師職業,于2003年開設了273中國二手車交易網。不到半年時間,該網站便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網站。現在,開始有競爭對手出現,但這家網絡表示,他們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備的舊車測評和交易體系。
“光靠網絡是不能賺錢的,所以我們才引入了連鎖經營模式。”鄧衍朗如是說。
據《財經時報》了解,連鎖經營在歐美等地已經成為主流的二手車交易方式,而且往往是與網絡結合。在那里,連鎖店一般要給出售的二手車做一些保養,出售時的價格也稍微低一些,有時還能為出售的車提供一段時間的保修。
鄧衍朗將歐美模式復制到中國,通過連鎖店開展舊車評測、汽車信貸、汽車保險、售后維修等服務,并將眼光瞄準了國際市場,顯然是期待能在二手車市場上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