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全球選婿 浙商第二代崛起
cye.com.cn
時間:2006-12-13 1:01:3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袁田恬 我來說兩句 |
|
 |
|
娃哈哈掌門全球選婿? 接班人難題再考浙商
“娃哈哈”集團主席宗慶后要為自己的獨生女兒全球擇婿———近日,關于娃哈哈集團繼承人全球選婿的消息沸沸揚揚,但是記者昨日了解到,宗慶后招親可能只是一場炒作,但基于財富二代的話題再次被重提。 隨著第一代創業者開始逐漸衰老退位,浙商家族企業的傳承轉型升級的挑戰愈加緊迫。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表示,目前浙商面臨的問題在于,家族企業如何“打開家門”,讓更多的“外人”“能人”進來。 宗慶后否認公開選婿 之前娃哈哈曾經公開的一份新聞稿表示,宗慶后不但關心企業發展,更加關心獨生女兒宗馥莉的個人大事,要“解決其個人問題后才考慮其接班事宜”。加上宗慶后有意將娃哈哈集團交給宗馥莉的消息,一時間“宗慶后網上公開招婿”的新聞便開始流傳起來。 記者就此時詢問了宗慶后,他在表示“沒有這回事”以后便掛斷了電話。據報道,宗馥莉這周將接受媒體專訪,透露選婿標準。資料顯示,宗馥莉2004年才從美國留學歸來。2005年3月起,宗馥莉進入娃哈哈管理層開始“熟悉業務”,目前兼任杭州娃哈哈童裝有限公司與杭州娃哈哈卡倩娜日化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宗慶后曾肯定地表示女兒將繼承股東權利,但管理權是否繼承卻沒有明確。 根據國內一家網站報道,宗慶后中年得女,十分鐘愛宗馥莉。但是創立娃哈哈后,事業使得宗慶后無法分心照顧宗馥莉。每每言及這段往事,宗慶后總是深懷疚意。因此,希望宗馥莉有個美滿家庭,成為宗慶后十分關注的事情。而宗馥莉回到國內后,宗慶后馬上讓其直接參與管理,并給予不少擔子。宗馥莉則一心撲在工作上。 作為一個身價過億的千金之軀,宗馥莉在集團內部深受大家喜愛。從小在美國長大,接受的是正統的美式教育,但宗慶后對女兒的評價是,能夠不忘本,而且十分勤奮,言語中不乏作父親的欣慰。 據報道,宗馥莉平時很注重自身形象,其父事必躬親的作風也體現在她身上。宗馥莉管理的蕭山第二基地的員工反映說,宗馥莉也是第一個到基地,最后一個離開。小小年紀,工作作風已有宗氏風格。 “據我們了解這件事純屬炒作。”浙商研究會一位研究人員告訴記者,“而且浙商也沒有要求子女解決個人問題后才能接班的傳統,很多都是視情況而定的。” 這位研究人員表示,盡管浙商中大部分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都已年近不惑,但是大部分都沒有現在就將事業傳給第二代的想法。即使第二代現在接手了父輩的事業,他們也會遇到不能服眾的難題,而這些問題最終也需要靠創業者自己去幫助解決。 招親引發“二代思索” 有資料顯示,東亞地區的家族企業只有13%能成功地傳承到第三代,這個數字足以讓現在還在含辛茹苦打拼江山的很多浙商們憂心忡忡。隨著第一代創業者開始逐漸衰老退位,浙商家族企業的傳承轉型升級的挑戰愈加緊迫。 隨著年齡的增長,浙商第二代漸漸開始浮出水面。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表示,計劃生育已經進入到第三個十年,4-2-1的人口結構使得家族企業繼續生存繁衍的基本要素之一———子女數量正在減少,而未來這一“資源約束”將會更加突出。 楊軼清表示,目前浙商面臨的問題在于,家族企業如何“打開家門”,讓更多的“外人”“能人”進來。“一方面我們的職業經理人階層尚未發育成熟,職業經理人有很優秀的個體,但階層和群體沒有形成。”另一方面,浙商家族企業群體的普遍心態是,自己辛苦做大的企業不放心交給所謂的“外人”;與此同時,一半多的老板又不希望兒女回來“吃二茬苦”。這樣的矛盾心態促使他們重新審視和定位老板與職業經理人的關系。這也是家族企業職業經理人發揮更大作用的契機。 楊軼清為此舉了個例子,被尊為華人世界IT教父的宏碁前董事長施振榮先生60周歲時功成身退。施先生最為人稱道的,除了苦心創出的全球性IT品牌,就是他身后一群他一手栽培的接班人隊伍。而施振榮自己的子女則無一進入宏碁,施振榮希望由自己帶頭建立起“傳賢不傳子”典范。 日前,畢博管理咨詢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黃輝正式加盟均瑤集團,接替王均金出任均瑤集團CEO,王均金兩兄弟退出經營層。這是浙商嘗試拓寬家族企業接班人視野的一個初步嘗試,但職業經理人能否成為浙商的薪火傳人,仍有待觀察。 “我們浙商其實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醫學意義上的血緣關系的兒子;另一個就是法人意義上的心血澆注的‘兒子’———自己一手帶大的企業。但我們的創業者,似乎一直對這兩個兒子顧此失彼———兒子小的時候,為了創業打拼沒有時間照顧;等到兒子大了,又會為了讓兒子接位而不顧企業的生死。只有對‘兩個兒子’既不顧此失彼也不厚此薄彼,才是好父親。”楊軼清在他的專欄中這樣表示。 宗慶后:61歲全球第五大飲料企業掌門人 1945年出生,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副書記。1995年全國勞模,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87年,宗慶后被任命為娃哈哈集團前身———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經理,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根據中醫食療原理,他開發出中國第一支兒童營養液。 1991年,宗慶后以百人小廠有償兼并虧損多年的杭州罐頭食品廠,三個月就將杭罐廠扭虧為盈,第二年使娃哈哈銷售收入、利稅增長了一倍多。娃哈哈一舉躋身全國工業企業利稅500強行列。 此后,宗慶后從美國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生產瓶裝純凈水,這就是后來家喻戶曉的“中國名牌產品”———娃哈哈瓶裝水。 娃哈哈集團今天已發展成為擁有1.8萬余名員工、88.7億元總資產、產量排名世界第五的現代大型飲料企業。2005年,“娃哈哈”實現營業收入140.6億元、利稅21.7億元,連續第八年飲料產量、銷售收入、納稅、利潤、總資產在中國飲料行業中排名第一。 宗馥莉:24歲 2004年進入娃哈哈集團 出生于1982年,不多的公開資料大致可以勾勒出宗馥莉的成長軌跡:剛上高中就被送到美國讀書,大學期間就讀于洛杉磯的Pepperdine University,主修國際貿易。公開資料顯示,Pepperdine是一所私立大學,在全美綜合實力大學中排名第55位。這所大學收費高昂,其商學院每學期的學費達1.4萬美元。宗馥莉2004年畢業后回到國內,之后在北京的一所學校攻讀工商管理。 宗馥莉在歸國后不久就進入娃哈哈,在當了一段時間的杭州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主任助理后,從2005年3月開始擔任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副主任,4個月之后兼任杭州娃哈哈童裝有限公司與杭州娃哈哈卡倩娜日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至今。其目前所管轄的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有6家分公司,分屬于飲料、方便食品、童裝、日化行業。 浙商第二代崛起 萬向集團:魯偉鼎 1994年,魯冠球就把萬向集團總裁的重擔交給23歲的兒子魯偉鼎,他宣告:“萬向現在的總裁叫魯偉鼎,我的兒子。” 出生于1971年的魯偉鼎高中還未畢業就被父親送到新加坡學習了半年企業管理。回來后,魯冠球每天帶著他在各個崗位輪班。魯偉鼎21歲就擔任萬向集團的副總裁,1994年轉正為總裁。在魯偉鼎任職的10年中,萬向集團完成了從鄉鎮企業到國際性現代企業集團的轉變,2003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52億元。 飛翔集團:茅忠群 茅忠群生于1979,在1994年接替父親茅理翔,把飛翔集團更名為方太廚具有限公司,開始了二次創業。 如今,方太是“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之一,品牌價值20.86億元,而茅忠群也提前通過了父親當初設定的“帶三年、幫三年、看三年”的階段,成為方太的掌門人。 康奈集團:鄭萊莉 1998年7月,鄭萊莉從天津財經學院畢業后,父親把她安排在車間剪鞋幫。等到制鞋流程學得差不多了,鄭萊莉先后擔任了總經理助理、廣告部經理、營銷部經理等職,如今做到營銷中心總經理、公司副總裁,主要負責市場開發。 鄭萊莉曾被評為“2004年十大經濟女性”,評委會給她的評語是:“年輕而富有創造性,具有國際化戰略眼光,擅長運用信息技術改造發展傳統產業。”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