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認證如火如荼 企業感“絲絲寒意”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獲悉,全球最大認證機構SGS將于2007年1月10日啟動其第二屆全國認證服務月活動,并將會在上海舉辦“突破貿易壁壘,開拓國際市場”群英論壇。與SGS大張旗鼓地開拓中國市場不同,滬上中小企業們卻感到了絲絲壓力。 “這是一種技術壁壘。”上海躍通木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永和向記者說,中國商品由于價廉物美,大量出現在國際市場,一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企業設置了貿易壁壘,對中國商品提高貿易門檻,并推出了一些需要強制認證的項目。他的公司為了能夠打開國際市場,花了十幾萬元進行相關產品的認證。“這些都是強制認證,如果要出口就必須認證,認證成為中小企業出海必須買的船票。”姚永和無奈地感嘆到。 上海企陽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兵表示,他的公司目前主要以出口為主,因此多項產品進行了SGS認證。他向記者介紹,現在和外商洽談,一般都會被要求提供產品認證證書,如果沒有認證就無法進關。因此,認證已經從原本的質量保證轉變為出口通行證的意味了。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一次認證少則二萬元,多則數十萬元,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無形中讓企業成本增大,利潤空間縮小。 記者昨致電SGS上海分公司,其工作人員介紹,由于領域不同,認證收費的價格也有所不同,一般在3萬-20萬元左右。一個產品如果要出口,就必須支付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過路費,如果是多項產品的認證,那費用將更大。市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和市外經貿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還沒有相關國際認證方面的資金扶持政策,但企業有出口退稅、出口商品補貼等方面的資金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