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赦令悄然下發 商住項目投資機會重現 江一陽(化名)拿起筆,在一份預售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在這一刻之前,他已經猶豫、躊躇了將近4個月之久。
這份合同總價值超過120萬元,但這并不是讓江一陽猶豫的原因。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資深的房產投資者,親歷風浪無數,區區120萬元還不至于讓他躊躇近4個月。真正讓他猶豫的是這份合同的標的物,那是一個以住宅立項但用作商業用途的投資型樓盤,也就是“商住樓”。
三個多月以前,北京市工商局一紙“民宅禁商”的命令,讓江一陽的購買決定推遲到了現在。不過,現在他可以放心的簽合同了,因為,近日,在北京市建委系統,已經有一份“特赦令”在內部下發,高回報比的“商住樓”投資機會,在風雨飄搖了近四個月后,重現曙光。
飛來“橫禍”
夜晚的北京長安街燈火闌珊。在這條“神州第一街”的東端稍微向北,CCTV新址的工地還在緊張地施工。在房產投資客的眼中,CCTV的東遷,將給他們帶來回報豐厚的投資機會——他們要掙的便是那些節目制作公司的租金。
江一陽買下的這個商住樓,便在CCTV新址直線向東的大概5公里之外。“現在都是制播分離,中央臺搬過來,那些給中央臺做節目的公司也要跟著過來,都是小公司,誰也租不起寫字樓。”江一陽邊開車邊向記者分析。然而,就在三個多月以前,他險些放棄這個項目。
彼時,在一個同為房產投資客的朋友的介紹下,江一陽來到了這個位于朝陽區準黃金地段的商住樓盤,當時的他,手中已經握有十多套商用物業,其中一半是“商住樓”,他名下物業給他帶來的租金收入,每年已經超過100萬元,他當時最著急的是,如何能讓“錢繼續生錢”。
“當時我一看這個項目就覺得沒問題”,盡管江一陽是個已過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但還是極其相信直覺:“即便就按現在的情況,一套100多平方米的辦公面積,一個月租個兩萬多不成問題,等到中央臺搬過來,租金指定往上漲。” 江一陽看到投資機會就興奮,當時就放下了3萬元的定金,定下一套98平方米的戶型,只等著簽合同。
然而,這一次,事情沒有他預想的那么順利。去年8月,北京工商局下發文件,對于地點設在民用住宅中的公司,不予注冊,這無疑斷了商住投資者的財路。
因為江一陽手里有5~6套都屬于“住宅立項的商務樓”,他開始面臨巨大的壓力,原本租用他房產辦公的幾家公司,都在籌劃著搬遷,一時間,他開始面對自己房產投資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在現狀難堪,前景未明的情況下,江一陽沒有簽下這個離CCTV新址不遠的商住樓。
不過,精明的他沒有退回自己的定金,“當時想,等等看,說不定有轉機。” 江一陽回憶說。
曙光重現
在定金的問題上,這個商住項目的開發商,并沒有為難江一陽。因為面對著這樣的窘境,大部分原本準備簽約的客戶,都停了下來,除了觀望,還是觀望。
江一陽看中的這個“商住”樓,在設計施工標準和硬件配備上,實際上完全按照寫字樓的標準進行,除了土地屬性,你看不出這些建筑和住宅有什么關系,“每棟建筑5部電梯,你說有這樣的住宅樓么?”當時,這個項目的開發商向記者抱怨道,他甚至后悔,設計時為什么不設計廚房,那樣的話,住宅禁商之后,或許還可以當住宅來賣。
然而,頗具戲劇性的卻是這樣的設計挽救了這個商住項目。“我們看到朝陽區建委的特赦令了。我們這個樓,符合特赦的標準。” 江一陽言之鑿鑿,簡單而言,他看中要買的這個項目,將不再受北京市工商局“住宅禁商”命令的限制了。
記者輾轉看到了這份朝陽區建委下發的內部文件的復印件,內容有7條之多,但核心內容有三條,對于江一陽這樣的商住投資客而言,是絕對的福音。
一是文件第二條顯示,開發商需出示房產情況的證明文件,其中包括:房屋產權所有證、未辦理房屋產權所有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工程建設規劃驗收和合格證明、建筑竣工工程驗收備案表、派出所或其他部門出具的地址證明。也就是說項目必須為現房。
二是文件第三條說明,需要社區居委會或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相關證明,表示該項目已有60%以上的居民用于從事經營活動。并在此期間,從沒有發生過由于經營活動擾民、投訴、上訪等影響社會穩定的現象并同意辦理公司執照的證明。
三是開發商出示,該項目從未發生過由于擾民而引發的投訴、上訪等影響社會穩定的承諾書。
江一陽看中的這個項目完全符合上述標準,隨后,開發商也明確告知,依據上述文件內容,該樓盤將不受限制。于是,在開發商同意將相關條款寫入購房合同之后,江一陽隨即簽約,也了卻了他的一樁心事。
風險猶存
“要看看執照年檢的時候,他們能不能過。”盡管大問題已經解決,江一陽還是非常的謹慎。他說的“他們”實際上是那些此前已經解禁的項目。記者了解到,在2006年10月前后,北京曾解禁過一批商住項目,如華貿中心、財滿街等等。
江一陽的擔心在于,“禁令”是由工商局系統下發的,而解禁令是由建委系統下發的,那么執照年審的權力在工商局,建委系統的解禁令是否能生效呢?如果工商局系統在執照年審時,仍不予以通過,那么,解禁令無疑是一紙空文。
“我們現在聽到的消息是差不多,有幾個朋友的租戶已經開始去辦了,到現在比較順利,沒有卡殼。”不過,不到最后完成年審的那一刻,江一陽的心還是難以完全放下來。
按照他的設想,如果年審不出問題,他就要開始“重組”他手中的“資產”了,畢竟,他所擁有的那幾套商住中,基本上都是不符合上述“解禁令”標準的,或者是打個擦邊球,他打算陸續把那幾套商住賣掉,按照解禁令的標準,重新尋找那些符合要求的商住樓,畢竟對于他這樣的職業房產投資客而言,政策的變動,或許是最難預料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