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算是2006歲末最風光的一部國產大片,與今年的《墨攻》、《夜宴》等大片相比,《黃金甲》除了演員、服裝、道具等影片“硬件”方面沿襲了一貫的大片模式外,在宣傳攻勢上更是比上述兩部片子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這《黃金甲》一火,許多和電影內容毫無關聯的商家也借著《黃金甲》的勢頭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炒作,搭上“黃金甲”的順風車。
掛名“黃金甲”就能火
一些“投資者”欲借“黃金甲”生財。記者通過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黃金甲”已經被注冊了44類商標,其中43項都是在今年3月電影開拍后注冊的。其中有水果、醫療器械、書籍、餅干等,幾乎涵蓋了商標的所有種類。據了解,河北某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花4000元錢注冊了“黃金甲”酒類商標,在網上標價10萬元,面向全國出售。
不光是商標,記者在百度上輸入關鍵詞“黃金甲”一搜,出現610萬條相關信息,除了正牌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影訊、歌曲、海報外,網絡商家接踵加盟“黃金甲”的陣容令人嘖舌。
記者還在淘寶網上搜索到1200多件“黃金甲”商品,種類五花八門,有女士絲巾、保暖內衣、金色的手機、金色的女士包、黃金甲系列的珠寶首飾。還有“黃金甲”彩鈴、“黃金甲”網游、“黃金甲”小說……似乎只要安上“黃金甲”的名字就能“火”一把。
“創意”是成敗的關鍵
商家的做法無非是希望借勢營銷,這樣的現象在傳統行業中屢見不鮮。而這全網鋪天蓋地的“黃金甲”跟風行動從某個角度來說,更彰顯了網民的商業意識甚至創業意識在逐步增強。如今在web2.0為主導的互聯網經濟里,“一個精彩創意成就一個億萬富翁”已經不是傳說。
互聯網創業非常強調創意的“新鮮”和“先進”。尤其在這個進一步細分需求的web2.0小眾時代里:誰最先挖到貼近用戶需求的創意點,誰就最可能獲得市場認同并創業成功;而誰滯后了,發展前景就很渺茫。畢竟,小眾市場本來就是“個性化的、零散的少量需求”,要想在其中后來居上或割地而居并不容易。因而,創意和商機,成為現在互聯網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