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以成都為代表的中國西部正以巨大的成本優勢吸引海外投資的青睞時,與之相反的資本流動正在醞釀之中。亞洲金融和貿易中心--香港,希望成為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跳板”,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昨天的成都之行正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據悉,內地的第四個香港投資服務中心將于今年3月在成都成立,該中心將免費為五省市(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湖南)的企業提供“走出去”的咨詢服務。
投資大戶來川招商
盧維思在去年12月到過成都,他下次前來將是3月,但此間3名同事會一直留在這座城市,為本地的企業去香港投資或融資提供咨詢服務。昨天,盧維思向記者介紹了未來將在成都開展的工作,包括2月將成立經貿辦事處,以及3月將成立香港投資服務中心。此前香港在內地的北京、上海、廣州有類似機構,成都為第四站。
香港投資推廣署在2006年完成了41個內地公司在港的投資項目,其中包括北京同仁堂(20.8,0.32,1.56%)、君和律師事務所等內地企業,遺憾的是,工作人員證實四川企業目前投資香港者乏善可陳,只有在香港開店的成都知名火鍋企業“譚魚頭”屢次被提及。
“這家酒樓在香港開業,成本很高,但是他們卻做得相當成功。”盧維思說,香港的一些運營成本也并非全部很貴,如果四川企業在香港設立2~3人的貿易機構,可選擇距離中環地鐵15分鐘的區域,租金只有中環四分之一,能夠享受香港自由港的便利。
看好本地生物科技
事實上,在港川企最頻繁的亮相當屬資本市場,成渝高速、東方電機(27.1,0.00,0.00%)、普天電纜、玖源生態等本地企業均通過香港聯交所融資成功。就目前而言,融資仍然是香港最吸引川企之處。
盧維思認為,香港在此的招商并非為了吸引資金,因為香港本身并不缺錢,而是為了吸引更多新產品、新概念、新模式。
例如生物科技領域,香港投資推廣署對四川企業寄予厚望,這是因為在港的一些風投資金正密切尋找該領域的優秀企業,這樣,“走出去”的企業不僅花不了多少錢,反而還能在香港找到資金。
企業在決定是否赴港前,最重要的仍是做好市場調查,盧維思說,在成都成立的香港投資服務中心,就是為了幫助五省市的企業完成這個工作,而且是完全免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