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和創新兩道光環的圍繞下,絢麗的2006年互聯網已經落下帷幕,在豐盛而完美的夜宴之后,2007年隆重登場。3G的臨近和網絡化進程的全面加快,讓無線與有線網絡的融合變得指日可待,也讓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融合變得刻不容緩,人們有理由相信,一個更加充滿活力和機會的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對于進一步深化落實轉型戰略、矢志提供綜合化信息服務的電信企業來說,2007年的中國互聯網有三大看點——社會化搜索、移動互聯網、微視頻應用,這些將成為后勁十足的潛在市場。
社會化搜索:電信市場與互聯網的聯姻
進入2007年,對于百度和Google來說,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是對方,他們將面臨來自電信運營商的強力沖擊。電信企業將規模龐大的用戶市場與互聯網聯姻,在搜索這個領域正釋放著強大的活力。社會化搜索這個舞臺,將被電信運營商的光芒覆蓋。
2006年第四季度,中國電信和微軟宣布,雙方在互聯網服務領域正式啟動搜索服務合作,由微軟向中國電信2500多萬寬帶客戶提供Live搜索服務,這是世界級搜索服務提供商與中國主導電信運營商首次在中國開展的全國范圍內的合作。此次合作是雙方在114互聯網搜索服務領域的探索,中國電信將通過微軟提供的Live搜索平臺,使“號碼百事通”實現從語音搜索向互聯網搜索服務的延伸,提升114互聯網搜索服務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為廣大客戶提供包括網頁、黃頁、音樂、視頻、圖片、博客、論壇等在內的一站式互聯網搜索服務。用戶可登錄“114”搜索服務網站(http://114.vnet.cn)或中國電信旗下網站,通過搜索欄選擇網頁、圖片或訂閱源搜索,或自行定制搜索宏來建立常用的垂直搜索;用戶還可將搜索結果輕松添加到Live個性化主頁中,使用共享搜索功能,享受豐富、精彩的整合式搜索服務和體驗。此前有媒體報道,在微軟與中國電信的搜索業務合作期間,中國電信將按流量享受業務收入分成。中國電信和微軟表示,雙方將在增值業務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搜索服務業務產業鏈,擴展雙方的品牌內涵,進一步為客戶打造更多樣、更貼身、技術含量更高的互聯網服務,實現產業共贏。
與電信幾乎同步,移動也推出了基于WAP、IVR、GPRS的搜索服務。1月4日,中國移動與Google(谷歌)公司宣布開展合作,共同在中國提供基于移動和互聯網的搜索服務。根據雙方協議,在第一階段,Google(谷歌)公司將利用移動搜索技術,為中國移動的WAP門戶“移動夢網”提供移動搜索技術支持服務。中國移動的用戶可以搜索“移動夢網”上的內容,包括新聞、鈴聲、游戲等等。據悉,第一階段的服務已從2006年12月開始部分試運行,并于2007年初全面上線。
艾瑞咨詢公司認為,在移動搜索普及的過程中,營銷是服務提供商面臨的最大挑戰。截至2006年7月底,中國共有4.31億名手機用戶,要讓如此多的用戶了解移動搜索的價值并非易事。不過,一旦移動搜索的價值獲得認可,服務提供商就可以獲得穩定的用戶群體。雖然中國移動搜索市場剛剛起步,但增長速度非常快。據上海移動搜索服務提供商明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mInfo)稱,過去一年該公司的用戶數每六周就可以增加一倍。
移動互聯網:3G時代繁榮的個性應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的互聯網是一個無終端差別的大互聯網,電腦、PDA、手機、網絡電視等都成為上網的終端,而手機龐大的用戶群(目前中國手機用戶超過4.7億,約是電腦用戶的3倍)、上網便捷性、移動性等特點造就了以手機為終端的互聯網市場將成為未來最大的互聯網市場。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3G時代,網絡性能更加突出,應用將更加繁榮,如此巨大的市場商機將使得運營商、服務商、開發商、制造商、銷售商迸發出更加高漲的熱情。
2006年在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有兩個標志性的事件:一是上半年中國移動在規范和整頓SP活動中,在全國范圍內取消了手機不限流量包月上網的服務而改為限流量包月服務,這無疑將增加手機上網用戶的上網費用,原本對移動增值領域熱情高漲的服務商、開發商、VC也開始駐足觀望;二是下半年騰訊公司為改變其在手機即時通信領域不利的局面取消了手機QQ包月費,而改以免費使用,令700萬手機QQ注冊用戶歡欣鼓舞。一家提高費用而另一家卻開始免費,在這背后,我們不難看到,移動互聯網領域即將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自從2002年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先后開始提供手機上網服務以來,廣大手機網民經歷了四年多的痛苦時期,高昂的上網費用和網上資源的缺乏與混亂都令手機網民苦不堪言,再加上一些SP的收費陷阱,更令對移動互聯網增值服務有著強烈渴求的網民望而卻步。然而就是在這一個階段,移動互聯網市場仍然在飛速的發展壯大。知名研究機構的一份研究報告統計,2005年底無線互聯網網民數超過8870萬,預計2007年無線互聯網網民數將達到1.6億,屆時將超過中國互聯網網民數的1.5億。同時報告中的用戶數據顯示,目前用戶對資訊信息類、互動娛樂類和無線社區類業務有很強的潛在需求,這些業務將成為手機上網發展壯大的根本動力,而豐富、個性化的服務正是擴大市場的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