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29日,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投資的3G智能終端科技園項目在西安高新區正式開工。據稱,項目建成后將擁 有年產值15億元的智能手機生產線,以及國內最先進的3G研發中心。
這家中國專業的龍頭企業,在首次國內的布局中,便將企業的生產和研發投向了西安這塊熱土。
之所以吸引著“宇龍”,是西安較強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以及政府對通信產業清晰的規劃。但同時,宇龍對在西安的未來發展還存 有一些擔憂:“與珠三角相比,西安通信產業鏈較薄弱,相關配套不足,這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物色、吸引有影響的模塊、顯示屏等配套 企業來西安設廠,以降低企業成本。”宇龍通信副總裁吉偉林如是說。
同樣,在西安的嘉載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肖總也認為,西安通訊產業的工業鏈還不夠齊備,如做手機外觀模具,因西安許多企業加工工 藝不高,致使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訂單流失到廣東番禺地區,因此急需在西安引進一些精密模具加工企業。
通信產業鏈亟待完善
據了解,目前陜西電子信息產業約有企業1240家,行業資產規模390億元。而西安地區的通信產業具有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在無線通信 領域,具有豐富的產業資源與深厚的技術基礎。如我國的第一部手機和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之一的TD-SCDMA均出自于西安原郵電部 四所;我國在IP接入網的WAPI技術標準出自于西安捷通公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除去運營商外,系統集成、系統設備制造在西安已占 到相當比例,天線產品和通信接插件也在國內占到相當比重,已初步形成通信產業集群。但西安通信產業在不斷改善發展環境的同時,還 存在一些亟待解決和克服的問題。
一是缺少產業巨頭。與全國相比,外資企業對產品拉動作用太小。據調查,全國通信外資企業銷售收入占行業比重79.1%,貢獻率高達 86.4%。而我省因地域關系,外資企業少且規模小,銷售收入僅占行業4%,貢獻率幾乎為零。另外,全國電子信息產品主要集中于長江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三大區域銷售收入占行業的89.3%,其中95%由外資企業完成。而我省在同類產品中形成規模的企業 過少,因此對行業發展貢獻不大。
二是行業未形成規模效應。目前國內已經形成了環渤海地區以天津為主的通信移動終端生產區,該區域涉及到手機方案設計、元器件 供應、生產加工配套等一大批企業,形成了上千億元人民幣收入的產業集群;在環珠江三角區,也形成了以華為、中興、TCL等為龍頭企 業的通信產品設備集成與設備制造的產業集群,對廣東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強大的帶動作用。而在西安地區,雖然也初步形成了以西京公 司的通信接插件、富士達射頻連接部件、海天天線、達威公司的射頻子系統為代表的通信部件產業群,以美歐電信、華迅微電子、西芯微 電子為代表的通訊元件產業群,但規模普遍偏小,還未形成產業效應。
三是相關企業未形成產業關聯,產業融合度不夠,產業特征不明顯。良性的產業發展需要產業各環節的互動。雖然目前我省在元器件、 核心部件、系統整機、解決方案及服務提供等各環節都有一些發展勢頭看好的企業,但是本地企業之間交流遠遠不夠。
四是與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地區相比,西安地區在發展區域經濟、重點扶持產業集群形成龍頭產業時,對于產業集群的投入過少,產業 整合方案由于資金的因素而不能有效實施。
依托聯盟打造“通訊谷”
深圳通信產業發展一個顯著特點,是上中下游企業扎堆發展,像生產顯示器的臺灣唯冠,其90多家配套供應商都聚集在深圳。有專家 形容,這些配套企業在物理空間上的匯聚,就像一節一節的蓮藕緊緊相連,形成從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產品通道,把人才、創意、信 息、開模、加工、包裝等環節結成一個鏈條,使創新的技術能夠迅速轉化為市場商品。正是因為這種“血脈”的貫通,使許多新技術、新 概念能夠迅速雜交應用。
為承接科技部對于建設一流園區,促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聯盟發展的要求,作為全國重要電子信息業生產基地的西安高新區,將無 線通信作為整個產業的突破口,通過發展無線通信產業集群,有效促進了西安集成電路、軟件、光機電一體化等技術領域的融合。
前不久,西安高新區召開了一個無線通信產業上下游企業對接及重點項目融資發布會。與會者一致認為,無線通信在西安是有基礎的, 也是有實力走到全國前列的一個產業。但必須依靠各方緊密結合,群策群力,才可以取得良好的發展。對此,會上還成立了西安高新區無 線通信產業聯盟。
據悉,高新區欲借助“聯盟”把西安通信企業的優勢資源集中起來,精心培育“龍頭企業”,通過產業培育,招商引資,聚集上下游 相關企業,形成無線通信產業的聚集。就像一個個強大的“磁場”,引得資本、技術、人才、管理、中介圍繞在其周圍,并帶動一大批中 小科技企業高速成長,形成一個龐大的創業群落。同時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為西安無線通信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建立西安無線通信產業網 站,向全球企業介紹西安無線通信產業的實力、產品及需求。此外,還將積極促進本地無線通信產業鏈相關企業的交流,雙向互動,活躍產 業發展,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據統計,目前西安高新區880家電子信息企業中,50%以上都與無線通信相關,并在部分專業領域代表了全國先進水平。通過引進和 吸引一批配套企業入駐,高新區將形成一個配套完整、世界一流的通信產業基地。“完備的產業鏈能夠產生巨大吸附作用,可以源源不斷 吸引企業加入到這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尋求最大的商業利益。”西安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景俊海認為,相信經過三五年之后,產業聯盟可以 出現一兩個銷售收入上百億元的龍頭企業,使大家一提到西安高新區,就會想到那是“中國的無線通訊谷。”
背景資料
目前我國無線通信網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網,擁有世界用戶數最多的固定電話網,也是世界最大的公眾聯網。西安地區在全國的通 信產業,尤其是無線通訊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三次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已形成了通信產業六大基地城市:北京、上海、西安、南 京、成都、石家莊。近幾年,通訊產業轉移的趨勢是,東南沿海80年代開始的“孔雀東南飛”,已演變為現在的“大雁”(成長階段的企 業、研發機構)西北、西南飛。如華為在西安設立研究機構;中興通信在西安設立研究所,還欲將生產基地搬到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