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高技術產業群中的循環經濟 硅谷是從舊金山向南、沿著舊金山灣延伸到圣何賽(San Jose)的寬約50公里、長約150公里的條狀地帶。
斯坦福大學1951年設立了“斯坦福工業園區”,由此成為硅谷的“黃埔軍校”,同時奠定了硅谷高科技中心的基礎。硅谷以前是一個經濟林業區,果園遍布,現在已成了世界上最大產業之一 —— 計算機制造業中心。 根據硅谷一家民營專門研究機構聯合投資風險公司2005年發布的資料,硅谷目前面臨發展的4大類問題:1)人民生活教育水平降低,包括就業率減少、家庭收入下降速度快于房屋租金下降速度,低收入居民的健康醫療參保率較低,教育水平偏低等。2)企業創新發展能力不足,包括“瞪羚”企業、風險投資和公司研發投資都降低。3)社會和環境質量欠佳,包括汞含量水平超標,人均耗電增加,濕地退減,土地使用效率偏低,少年重罪被捕和兒童受虐增加,交通擁擠加劇等。4)社區管理水平有待繼續提高。
其中,硅谷環境質量中危害增加最快的是計算機制造業造就的電子垃圾。硅谷有比全國任何郡區都多的電子廢物垃圾場,還造成150多處地下水污染。史丹福資源公司的研究發現,美國1998年淘汰了2060萬部個人電腦,只有230萬部回收處理,高達89%的個人電腦去向不明。加州法律不允許掩埋陰極射線管,居民家中仍然存放著大量電子垃圾,其中僅舊電腦就有多達600萬臺。電腦曾經使硅谷發了大財,但現在該是面對堆積如山的含有鉛、汞、鉻等有毒物質的廢電腦的時候了。
硅谷聯合投資風險公司聚集了幾十位個領域的領袖人物,根據以往的研究資料出版了硅谷2005發展指數,提出了2010年的4大領域17個5年發展目標。
【附】硅谷2010年的4大領域17個5年發展目標
目標1:用創新和創業精神繼續領導世界高新技術科技園的領先地位。
目標2:經濟成長涵蓋增加工藝和知識,提升生產力和更有效資源的利用。
目標3:經濟成長導致低收入人群生活質量的改進。
目標4:所有的人,特別是無優勢人群,都有機會接觸職業訓練和有高級工作的可能。
目標5:滿足改善大氣和水的質量、保護自然環境及自然資源的高標準。提倡推廣新能源。
目標6:增加永久保護的未開發公眾空間、公共停車場和綠化地。
目標7:通過循環土地利用和在現已開發地區上建筑,向內而不是向外增長。
目標8:創造活力四射的社區中心,將住房、就業、學校、教堂、停車場和服務機構集中在一起,并由公共交通相連接。
目標9:把發展優良設計的所有人民能負擔起的住房選項放在高度優先的地位。
目標10:讓所有學生平等獲得知識和生活技能。
目標11:投資綜合的可實現的地區運輸系統。
目標12:人人有權接近高質量的、可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
目標13:所有的人在他們家里、學校和工作場所都很安全。
目標14:用藝術文化活動影響、連接和弘揚地區的多樣性。
目標15:全體居民和官員參與循環經濟發展計劃,并為之承擔責任和采取行動。
目標16:社區和地區政府交通和土地利用計劃。
目標17:硅谷市、郡和其他公共機構有可靠足夠的收入為本地區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
硅谷有毒物質聯盟(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 SVTC)是一著名民間組織,建于1982年,旨在解決計算機制造業造成的環境問題 --- 包括地下水污染和有毒氣體的排放。目前的成員包括環保團體、居民團體、工會、及政府官員等。該聯盟在當地及全球范圍內廣泛開展工作,預防并清理有毒污染毒物,促進環保立法,促進親環境的循環經濟發展型經濟。
硅谷毒性物質聯盟做了大量調查和宣傳教育活動。該組織在促進公眾環境意識提高,加快立法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硅谷有毒物質聯盟的網站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供人們了解與電子產品相關的環境問題,并鼓勵人們采取行動加入“清潔電腦運動”。
電子垃圾是世界上增加最快的垃圾。而硅谷作為美國第一位信息產業基地,其電子產品的生產銷售與回收受到了州政府的高度重視,加州的立法機構2004年通過了一項在美國首開先河的提案,要求顧客在購買新的電腦或電視機時,交納每件10美元的“電子垃圾回收費”,旨在為環保提供額外資金。
法律不允許將電子垃圾送到垃圾場直接掩埋或焚燒。普及“清潔電腦運動”,出臺鼓勵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的回收政策和法規,加大回收力度。推動“電子垃圾隨科技而來,隨科技而去”。
政府聯合自愿擔當環保組織的成員發起一些活動。在全國首開先河地提案,要求顧客在購買新電腦或電視機時,交納每件10美元的“電子垃圾回收費”,旨在為環保提供額外資金。
硅谷英福特公司開發先進的電力網濾波技術,推出“第三代的PS-TVSS節電技術”,解決了瞬流和諧波畸變(Harmonic Distortion)。這個問題的解決了電力網中因電力負載的頻繁開關和負載的頻繁變化而產生瞬流電污染。
組織各個領域的企業領導人,收集研究資料,出版可持續性發展指數和發展目標,預測和指導城市發展。
(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