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0萬留守兒童要找“代理媽媽”
據統計,南京18歲以下的青少年有120萬,留守兒童有十多萬。留守兒童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會有各種問題。昨天上午,南京市婦聯在高淳縣陽江中心小學舉行了家庭教育鄉村行暨代理媽媽活動啟動儀式,并倡議全市婦女“關愛留守兒童,爭做代理媽媽”。有意加入“代理媽媽”行列的女性可以到南京市婦聯兒童部報名。
留守兒童常會有自卑感和孤獨感
南京師范大學學生曾經做過一項調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外出打工的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業,對孩子的很多感受并不重視,近九成留守兒童“不希望父母長期在外”,七成留守兒童認為“當同學和他的父母一起出去玩,會很羨慕。”南京市家庭教育咨詢中心副主任汪駿告訴記者,曾有一對夫婦向他咨詢,說孩子上六年級,成績很好,一直是班長,可是父母到廣東打工后,孩子有一段時間天天電話催媽媽回來,但是那么遠,媽媽不可能隨叫隨到,結果孩子成績直線下滑。調研中,南京市婦聯副主席張敏發現:“一般留守兒童會出現營養不良,因為沒有父母在跟前,爺爺奶奶也不管,沒有人盯著他的一日三餐。學習習慣也是的,沒有人指導,成績會受到影響。還有交際方面,有時候會產生自卑心理,會有自卑感和孤獨感。”
留守兒童“代理媽媽”傾訴心聲
陽江鎮孫王村婦女主任吳玲玲與陽江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女生卞婷婷簽訂了《“代理媽媽”與農村留守兒童結對協議書》。兩對留守兒童和“代理媽媽”向記者訴說了她們的心聲。
留守兒童卞婷婷:我爸爸媽媽都在南京城里打工,并不常回家,想媽媽的時候,我就給媽媽寫信。有一次母親節,我寫了信還不知道信往哪里寄,就托人帶給媽媽,結果那個人提前走了,媽媽也沒有看到我的信。爸爸媽媽是為了我才到外面打工的,我覺得我不得不比別的同學長大得快一點。
“代理媽媽”吳玲玲:父母進城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正是依偎在媽媽懷里撒嬌的年齡,可是他們卻得不到媽媽的愛撫。我今年32歲,也是一個母親,我報名參加了婦聯的活動,希望婷婷在我的呵護下,生活得更快樂。
留守兒童陳萍:我爸爸媽媽很少回來,我可想他們了。媽媽有一次幫我洗書包,把我很重要的東西弄丟了,我很難過,要是世界上有后悔藥就好了。如果媽媽天天和我在一起,她就肯定知道丟掉的東西對我很重要。現在有“代理媽媽”了,我有心愿都可以告訴她,她能幫我完成。“代理媽媽”王愛桃:我46歲,是村里的婦女主任,我的兒子已經有24歲了。留守兒童的父母今年在常州,明年在無錫,總是不在孩子身邊。我挺心疼這些孩子的。和陳萍結對,她的父母也很高興,感到很放心。我盡量多給她一些母愛,讓她不覺得孤單。
“代理媽媽”要做這些事
由于家庭教育和監護不到位,留守兒童出現了“父母在外打工創業揪心、臨時監護人教養鬧心、社會關注教育問題擔心”的現象,因此張敏呼吁全市婦女爭做“代理媽媽”。據介紹,“代理媽媽”上崗后,將通過上門探訪、電話溝通、思想交流、捐資助學等方式,定期聯系留守兒童,教育引導留守兒童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群,幫助解決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和思想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代理媽媽”每個月的探訪不能少于4次,相當于每周要看望一次結對的留守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