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施正榮為什么比乾隆皇帝還富有?
乾隆是盛世皇帝,可他在1766年可以花的錢并不比2007年施正榮的“無錫尚德”要多。若以“無錫尚德”2007年的預計收入衡量,盛世乾隆的財富和他可以控制的開支,遠不如今天一個施正榮。是各國制度的同質化、資本的全球化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造就了像“無錫尚德”這樣的中國經濟和財富奇跡。 我們常說18世紀乾隆盛世是近代中國的鼎盛時期,到處歌舞升平。如果把無錫尚德跟盛世時期的乾隆朝廷相比,誰的收入更多呢?以1766年為例,那年朝廷的財政收入是4937萬兩銀子,如果按照今天一公斤銀子為3600元的價格算,相當于今天的11.4億美元,比尚德去年的銷售收入多,但低于它2007年的收入。也就是說,當年一個盛世朝廷的歲入還頂不上一個今年只有6歲的私人公司———無錫尚德!乾隆皇帝一年可以花的錢并不比今年施正榮的尚德要多,更何況施正榮還有自己29億美元的財富。所以,雖然乾隆是盛世皇帝,但他的財富以及能控制的開支卻不如今天一個施正榮! 在今天的中國,像尚德這種規;蚋蟮墓居袛登、甚至數萬個,物質生活狀況超過乾隆皇帝的個人也不少。所以,如果跟過去比較,不只是中國的經濟規模、增長速度史無前例,不只是中行、工行上市融資規模破世界紀錄,而且還會看到眾多個人的生活條件和財富水平要比100多年前的皇帝更優越。 到底是什么給中國帶來這么多奇跡?為什么2001年才38歲的施正榮僅僅花6年時間就成為29億美元的富豪?這個世界能如此創造奇跡,原因當然很多,在這里我們至少可從以下幾方面講。 第一自然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按照中國政法大學叢日云教授的話說,過去28年的改革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讓老百姓從“為別人干活”改為“可以為自己干活”,給老百姓應該有的自由謀生空間。 中國的開放不可缺,沒有開放,無錫尚德的太陽能設備就無法出口,不能出口到德國、日本和西班牙。但是,單單是中國一廂情愿地開放還不夠,等中國在1978年開放時,世界秩序經過近500年的構建和演變已不再以野蠻暴力為基礎,不僅原來沒有法律或者法治的國家已基本在建立法制體系,而且各國的法律、政治制度已經相當的同質化。特別是在商法、公司法和證券類法律方面。制度的同質化使各國的商業貿易與合同規則越來越趨同,使跨國貿易成本大大降低,使跨國市場加速深化。結果是,不論尚德是在無錫還是在世界其它地方,它生產的太陽能設備都可賣到世界的任何地方,而且整個交易、運輸過程的成本很低,讓尚德的出口市場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因此,制度同質化是尚德奇跡的第二大原因。 第三大原因是在資本全球化帶動下的西技東漸。換言之,尚德的發起和快速增長靠的是現代工業制造技術,那么今天中國得以奇跡般增長的工業技術又是如何來的呢?正是國際資本的趨利動力,把西方自1780年開始的工業革命成果逐步帶入中國,使中國今天才可能成為工業化國家,使尚德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兩家太陽能設備制造商之一。 當然,最后還需要國際資本市場的支持,如果沒有創業投資基金、私人股權基金對尚德上市前的投資,尚德的上市可能不會那么成功,其規模難得增長那么快。特別是在紐約上市之后,尚德的融資渠道被大大拓寬,出口市場地位、行業地位得到空前的穩固。 。ㄕ浴蹲C券市場周刊》,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