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大力發展資本市場
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六項任務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昨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六個部分:一、2006年工作回顧;二、2007年工作總體部署;三、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四、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五、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六、加強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今年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六項任務是:一要深化國有銀行改革。鞏固和發展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成果。推進中國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重點進行國家開發銀行改革。 二要加快農村金融改革。構建分工合理、投資多元、功能完善、服務高效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充分發揮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農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增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為“三農”服務的功能。適當調整和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鼓勵各類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機構。探索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新型金融組織,加大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積極解決農村貸款難問題。 三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穩步發展股票市場,加快發展債券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市場。進一步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推進股票、債券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強市場監管。 四要深化保險業改革,擴大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險服務水平和防范風險能力。 五要推進金融對外開放,提高開放水平。 六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健全監管協調機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和安全。 ■關鍵詞·GDP
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緣何連續三年設定8%? 在中國經濟經歷了少有的連續四年兩位數加速增長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07年經濟增長提出的預期目標,仍然是過去兩年提出的8%左右。 全國人大代表郝富霞認為,經過連續四年高增長,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國家有更多的財力用于“三農”、社保、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百姓得到更多實惠。但經濟運行一直繃得較緊,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劇,前進中出現的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吉林的全國人大代表岳清友說,目前國家對經濟發展提出的要求,已經從過去的“又快又好”轉為“又好又快”,這說明在綜合國力上升到一個新臺階后,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降低經濟增長消耗上去。經濟增長要講究和可持續發展的支撐條件相匹配。 “經濟增長就像開車一樣,路不太平坦,太快可能會翻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張立群研究員說。但他也同時指出,我國人均GDP位于世界100位后,社會事業基礎薄弱,這些問題都要靠經濟發展來解決,必須保持一定的、較快的增長速度,做到“好中求快”。 一些代表委員發現,最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實際增長率往往高于政府提出的預期目標好幾個百分點。例如,2006年和2005年的預期目標都是8%左右,但實際增長10.7%和10.4%;2004年和2003年預期目標都是7%左右,但實際增長10.1%和10%。 “政府提出的預期是比較穩健的。”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員解釋說,經濟增長是客觀的,政府主要作用是平抑經濟波動。經濟實際增長率和政府預期有差距很正常,政府預期若是高了,就更容易被層層加碼。 8%的預期目標,主要是向社會傳遞政府的意圖。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提出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的目標,綜合考慮了需要和可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各方面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工作重點放到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上來,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長速度。 蔡志洲研究員認為,在國內消費升級、世界產業轉移等多種因素疊加效應下,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階段。中國經濟在未來兩三年間仍將保持較快的速度,但增速有可能會發生一些遞減,這也是正常的。從世界范圍看,8%已經是一個相當快的速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