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忙了,月嫂火了。奶粉、嬰兒用品等與這股“寶寶潮”相關的周邊產業也正在這場空前的商機中嘗到甜頭。據記者了解,僅今年1、2月份,一些奶粉的銷量就比往年上漲了20%。百貨、超市等賣場也忙著增加嬰兒用品的專柜。有商業人士估計,金豬年至少將給榕城的商家帶來10億左右的商機。
奶粉廠商提前1個月完成銷量

小李是一奶粉知名廠家在福建的銷售經理,在她的記憶中,奶粉的銷售從沒有像今年這樣輕松過。據她的統計,今年僅1、2月份公司奶粉的銷量就上漲了20%。
記者昨日對永輝、新華都(五四店)等多家超市進行了調查,奶粉專區的銷售小姐,無一例外地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奶粉的銷量一直很好,有時周末一天就可以頂得上去年一天的銷售。比較受消費者追捧的奶粉主要還是集中在美贊臣、雅培、惠氏等高端品牌。像美贊臣的銷售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以上。
小李告訴記者,以往一到11月、12月的時候,自己總是要掰著手指計算今年還差多少罐奶粉才能完成全年任務。可是照現在這樣火爆下去,預計今年她可以比往年提早1個多月完成全年的銷售任務,甚至超額完成任務問題也不大。
百貨商場 忙著引進嬰幼兒品牌
這段時間,福州大洋百貨嬰幼兒用品專柜的主管小李正為了引進新的嬰幼兒用品的品牌忙碌著。“看著市場這么好,我們當然要為賺錢的專柜騰地方!”小李告訴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洋百貨的嬰幼兒產品的業績就已經增加了30%-40%。
本月,大洋百貨七層將增加兩個嬰幼兒產品品牌,從而將嬰幼兒用品品牌增加至6個。
就在像大洋這樣的大百貨忙著引進新品牌的同時,市場上的眾多嬰幼兒用品經銷商們也在擠破頭要鉆進各大賣場。沃爾瑪超市有關人士介紹,以往選擇在夏天生寶寶的人相對較少,每年6月到9月也是超市嬰兒用品的淡季,廠家幾乎從來不在這期間花力氣進行促銷。“但今年這個常規肯定要被打破了,大多數廠家已經明確表示,今年不會出現淡季,他們對今年的市場很樂觀。
資本市場相關企業業績看好
金豬年帶來的巨大商機,也使一些與此相關的企業今年的業績被看好。
記者注意到,雖然母嬰產品涉及的上市公司在滬深1000多個上市公司中比率并不大,主要體現在疫苗、保健品、奶粉、日化用品及房地產等行業。
但興業證券的政權分析師張俊東分析認為,一些嬰幼兒相關產品的售價都非常高。高售價的結果就是高毛利,所以一般從事嬰兒產品生產的公司業績一直不錯。加上今年是金豬年,所以對于那些生產嬰兒產品的公司業績都比較看好。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與生產嬰幼兒產品有關的像保健品市場上的三精制藥、吉林敖東以及生產奶粉的伊利股份,這些股票的股價目前都已經挺高了,但在今年豬寶寶扎堆的影響下,這些股票的價格很有可能繼續向上攀升。
生一個豬寶寶到底要花多少錢?剛剛在上個月喜德貴子的小張為記者算了一筆賬。
首先是妻子的置裝費,單是各個時期的孕婦裝就花了3000多元;懷孕期間的營養費10個月下來少說也有3000多元;添置的嬰兒床、嬰兒套被、奶瓶等差不多2000元。最后是手術費和住院費,妻子是自然生產只花了4000多元,如果是剖腹產則要6000多元。如今小張的寶寶不到一個月,奶粉、尿布已經花掉了上千元,而妻子坐月子的餐費就已經超過2000元了。
小張說,自己這還是掰著手指精打細算,都花去了一兩萬元,經濟狀況更好的家庭花銷還遠在這個數字之上,而且這個成本還僅僅是計算到小孩出生一個月為止。
今年本來就是生育高峰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告訴記者,由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計劃生育政策還未完全落實到位,人民生活又比較富裕、穩定,所以當時出現了一個生育高峰,現在這批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繼進入結婚、生育期,由于他們的原始人口基數就大,所以根據時間推算,07年原本就將是生育高峰期,再加上金豬概念的炒作,今年出現生育高峰就更加正常了。
同時,金豬年扎堆生小孩實際上是一種民俗文化。現在生小孩都是計劃生育,所以大家對于生小孩的關切程度都比原來要大很多。再加上社會文化金豬年的影響,所以今年扎堆生小孩的情況比較明顯。
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許斗斗表示,扎堆生小孩將會產生的社會影響,最直接就體現在7年甚至10年、20年之后,這批“金豬寶寶”的升學和就業,就像千禧寶寶一樣,也許到時他們所面對的競爭比其他年齡層的小孩面對的都要激烈。
“千禧娃”擁擠入學
7年前,“千禧娃”熱潮扎堆生孩子的弊端已經開始顯露。2000年出生的千禧娃多在去年入學,去年小學招生工作明顯感到壓力。福州張老師是金山一小學的音樂老師,說到今年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輕的張老師表示,教得比較吃力,主要的原因就在于1年級的學生比往屆都多,同樣是5個班,但是一個班的人數就比往屆多了十幾人,一個年級下來就相差五十幾號人。
不僅如此,現在很多一年級家長都要求讓她給自己的孩子上鋼琴課,還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輔導班,生怕自己的千禧寶寶競爭不過別人。
|